统治残余势力压榨。
日子过得非常辛苦。
而这种情况,我党最是有经验了。
既然小鬼子都可以以战养战,那苏长青通过发动当地的贫苦老百姓,组建反抗势力。
建立根据地。
想来也是可以达到以战养战、在蒲甘地区扎根下去的目的。
在三方势力中。
大不列颠帝国的核心目标是保卫天竺,而并非蒲甘地区。
其战略是利用大夏国军队掩护大不列颠帝国军队向天竺撤退。
至于大夏国青天党军的核心目标是保卫滇缅公路这条生命线,并显示了大夏国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中的地位。
总司令深知这是他的嫡系精锐,极力避免其遭受重大损失。
至于灯塔帝国(史迪威,其目标是保卫蒲甘地区,反攻仰光,从而支撑整个大夏国战场。
但这更像一个理想化的军事目标,忽视了政治现实。
这三方目标无法统一,导致行动无法协调。
此番入缅作战,苏长青并不想狼狈的从野人山撤回大夏国。
同时,蒲甘保不住的话,滇缅公路势必会受到严重威胁。
甚至面临被小鬼子打断的巨大风险。
事实上,在42年5月,小鬼子的军队为切断大夏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阻止国际援助物资的运输。
就切断了滇缅公路。
而滇缅公路被切断后,大夏国失去了重要的国际运输通道,加剧了物资短缺的困境。
此后,大夏国只能通过开辟驼峰航线等途径,继续获取国际援助。
这也让抗战时期,大夏国军队获得资源很困难。
苏长青此时不会计较于一党一军的得失。
毕竟都是大夏国的国防力量,所以他的计划与史迪威有高度重合的部分。
反攻仰光且不说。
滇缅公路是一定要保住的。
甚至要将大半个蒲甘地区,控制在手中是最好的结果。
只有如此,大夏国才能源源不断的获得从灯塔帝国送过来的物资支援。
而苏长青作为契合灯塔帝国作战意图的将领,和灯塔帝国合作愉快的话。
我党我军从灯塔帝国的物资清单中,拿走相当一部分。
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个买卖,对于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物事人非啊 作品《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第三百五十一章 苏长青的野心:保卫滇缅公路,拿下蒲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