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请仇讨!”
仇讨——听见这个字眼,一旁的高杉晋作讶异地将双目稍稍睁圆。
而哪怕已事先猜到了独臂武士所欲为何的青登,也不由得轻挑眉头。
德川家族开创江户幕府以降,为了更好地驯养作为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的武士集团,在德川家族的主导下,武士们的伦理价值观即“武士道”,开始初步成型。
名誉比生命重要——此乃江户时代的武士道的核心思想之一,同时也是最扭曲的思想之一。
江户幕府所拟的用于管制武士们的基本法:武家诸法令里的许多条法律,都是以“保护武士们的名誉”为出发点制定的。
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可对无礼的下人、町人、百姓等自行斩杀而不受刑罚的“斩舍御免”。
既然在武士道的影响下,武士们对名誉有了近乎病态的追求那么“向什么人报仇”就成了一件绕不过去的话题。
假使有一天,有个人杀了自己的父母、侵占了自己的妻子如果不将此獠亲手斩杀,那自己还有什么名誉可言?
因此,报仇这件事自然而然便成了武士们维护名誉的重要权利。
于是乎,江户幕府虽禁止武士们在私底下决斗,但却不禁止武士们去向与自己有血海深仇的人复仇。
一言以蔽之——在江户时代,武士们是可以合法报仇的。
亲手杀死自己的仇人与否,会直接影响世人对当事者的评判。
人们普遍尊敬复仇成功者,怜悯复仇失败者,唾弃不敢复仇者。
如此一来,便引申出了一种特殊的制度亦或者说是文化:“仇讨”。
不论是幕府将军麾下的旗本、御家人,还是“三百诸侯”的藩士们,都可以正当地获得“杀人复仇”的权力。
当决定要向什么人报仇时,当事者可以向上级申请“复仇许可”。
许可不批便罢,但许可要是批下来了,那么官府就有义务去保护当事者的复仇权利,并对当事者的复仇之旅提供一点便利。
比如:当事者的仇人若在外地,那么官府就有义务批给当事者一张可以自由前往全国各地的通行文书。
有仇不报是一件极其可耻的事情——此等风气,潜移默化地持续影响武士阶级的三观。
时至今日,“仇讨”在武士群体间,已成了一种被赋予了特殊神圣意涵的事情。
本可请求高杉晋作的协助,却选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漱梦实 作品《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第89章 中门对居!流光拔刀术vs独臂拔刀术!【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