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布拉莫维奇入主切尔西之前,斯坦福桥球场的上座率才多少?
不说球场改造前,就拿改造后的0102赛季,除了几场强强对话外,最多可以容纳4万2千人的斯坦福桥,经常都坐不到3万5千人。
有的场次甚至只有3万左右。
这是英超的数据,不是杯赛。
在阿布拉莫维奇入主之后,尤其是到最近这两三年,成绩飙升之后,上赛季斯坦福桥球场的每一场比赛,入场的球迷人数都在4万以上,妥妥的满场。
这些球迷都是哪来的?
铁杆的球迷根本就没这么多,尤其是随着票价提升,电视转播的普及,更少了。
彼得凯尼恩入主切尔西后,想要扩大营收,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人数最多的球场两侧的看台改造,一侧针对家庭用户,就是拖家带口的用户,以家庭套票为主。
另一面就是票价更高的游客和散客。
这就是伦敦球市的现状。
顺带一提的是,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球队在销售球票时,还要在电视台上打广告促销。
这个渠道从电视进入足球就开始,算是多年的老传统了。
像西汉姆联,看着上座率不错,实际上根本坐不满。
怎么办呢?
比赛当天以各种名义进行打折,包括学生票、老年票等等。
伦敦东部的人口可不少,西汉姆联更是东部唯一的英超球队,铁杆死忠去哪儿了?
事实就是,英国的足球社区文化,并不是指球票销售和入场的球迷,而是青训的覆盖率。
简单点说,每一个社区都有专属于他们的青训俱乐部或足球俱乐部。
如此一来,踢球人口就多,青训普及到了社区,形成了浓厚的足球氛围。
但具体到球票销售,尤其是伦敦这种国际化大都市,让球迷愿意掏这么多钱来买票进场,这属于商业行为。
相当于是在销售一件商品。
这就涉及到包装、推广、营销、服务
所以,切尔西在阿布拉莫维奇入主会后,疯狂烧钱,砸进了这么多球星,成绩突飞猛进,再推广和营销一下,愿意买票入场的球迷也就多了。
另外,亚当克罗泽也提出几个很有趣的观点。
在英国,有很多企业是直接把某一家合作的俱乐部的季票当做员工福利在发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