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四名球员凑一块,东拉西拽的,竟给他们折腾出了室内小场地的足球赛。
他们对场地还真不挑。
就在贝斯沃特球场的烂尾楼底层,找一处空地,找钢筋,拉绳子,搞出了两个球门。
不管是3对3,还是5对5,反正就这么踢了。
关键是还真让他们拉出了稳定的参赛球员,平日里也是踢得热火朝天的。
萨德福赛特和奥利弗巴特莱特都几次跟杨诚反应,必须要跟球员说一声,控制一下。
室内小场地虽说消耗不如大场,可到底也是消耗。
可这群18到20岁左右的年轻人,哪里控制得住?
每天不管怎么疲惫,回到家里,躺下来睡一觉,第二天继续生龙活虎。
按照杨诚的说法,与其让他们出去,到伦敦的夜场里去瞎混,还不如让他们踢室内足球。
于是,他就让人去添置了设备,布置出了一个朴素版的室内球场。
至于乒乓球、台球、游戏机什么的,该配的早就配备了。
此时此刻,杨诚就站在室内足球场的边上,看着球场内的球员们在比赛。
他们有些人是刚上完英语课,就被拉过来组队了。
“马蒂奇的脚下技术是真的好。”布莱恩基德连声赞道。
杨诚十分认同,“就是踢这种室内足球,没优势。”
太高了,动作就慢。
哲科也是相同的问题。
“照理说,贝尔格莱德红星和贝尔格莱德游击也都是老牌豪门,培养球员的能力也是极强,他们为什么就没重视马蒂奇呢?”布莱恩基德很是奇怪。
杨诚摇了摇头。
这种事情说起来就复杂了。
就好像马蒂奇,任何人看到他的脚下技术,都会觉得,这小子是真的不错。
杨诚前世,他成名后的脚法在后腰里面,都算是非常好的了。
现在还比那个时候要更好,毕竟还没增肌,整体还没往后腰的方向去加强训练。
所谓的天才,就是天天训练,努力成才。
杨诚相信,马蒂奇在贝斯沃特中国人这种重视传切,重视技术的球队,就算被改造成后腰,脚法也依然会很好。
至少比前世要更好。
这是环境和氛围的影响。
至于说在塞尔维亚的两大豪门,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