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赫、内马尔等人的内切起脚打门动作。
很容易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从罗本的最后一次触球,到他起脚射门,中间间隔的时间和距离是最短的。
例如c罗,他左路内切后起脚,往往需要3步,最少需要2步。
哪怕是矮个子的梅西,他在右路的内切晃开防守球员后,最后触球的那一下到起脚打门,往往也需要2步。
可罗本呢?
他每一次内切完成之后,往往只需要一步就直接起脚。
如果用游戏的术语来说,把内切起脚打门看做是一项法术,那罗本的施法时间要远远少于其他人。
施法时间短,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范尼斯特鲁伊为什么是小禁区之王?
因为他射门的施法时间短,摆腿动作幅度小,所以在密集的禁区里,他的射门很有威胁。
罗本也是一样。
在正面进攻的时候,突然内切,晃开防守球员之后,很容易会获得一个起脚的空间。
施法时间长的,需要的空间就更大,施法时间短的,需要的空间更小。
这不仅仅是基本功、球感、变向等方面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射门技巧的问题。
更重要的其实是身体的第二次变向。
第一次变向很容易理解。
以罗本为例,就是纵向变成了斜向或横向。
罗本的身体也要跟着转身。
转身变向之后,罗本是背靠着右路,面向左路,横着带球的。
但问题来了,这时候球门是在罗本的右手边。
感兴趣的人可以尝试一下,想象足球在自己的面前,自己要朝着右手边的方向去射门,会是什么结果?
身体平衡性稍微差一点的,当场直接就失去平衡倒地。
就算是身体平衡性不错的,估计也只能勉强完成射门。
能打出多少力道?球速多快?角度控制如何?
这些恐怕都很难控制好吧?
更别说是做到像罗本一样,随心所欲了。
注意,这还是在没有对抗,低速甚至是静止状态下。
如果是在球场上,高速运动,同时高强度对抗的情况下呢?
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杨诚前世,其实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得益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