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间最多。
几乎就是和方言前世时候差不多的习惯。
“还有这个专用在身体各处的几种埋针,你有吗?”朱老拿出一个小针包上面还有英文,一看还是香江那边一家公司做的。
“也没有”孟济民摇摇头。
然后他问道:
“师父难道你来之前,就已经想到会用这些东西?”
朱老笑道:
“我又不是神仙,没人提前通知,哪能想到这些?”
他指了指自己旅行包里的东西说道:
“这套古九针是用来送人的,这套呢是我自己用的,至于这些各种埋针,我是打算亲自送到卫生部,想让他们帮忙普及这种新的耳针疗法。”
“不光是要送卫生部,而且我还打算送一些京城里的老朋友,让他们也看一看,现在国外那些中医研究出来的玩意儿。”
听到这话,孟济民问道:
“这个耳针疗法是国外的?”
朱老点点头:
“嗯,人家五十年代就在搞了,现在外国的医院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临床这块都已经在使用了。”
说罢他顿了顿,拿着那包针说道:
“不过耳针疗法说是他们发明的也不准确,这个其实在历代医学文献里就有些零散的记载,只是没有形成系统,或者说是没有完整的流传下来。”
“而他们之所以能研究出来,其实也是从咱们这里弄过去的古籍中得出来的启发,最开始听说是一个法国医学博士,结合资料弄出了世界上第一张耳穴图,他们以此为理论基础,完善出了耳区疗法。”
听到这里在场众人里不少人都露出了恍然大悟之色,原来又是从咱们这里偷出去的东西,摇身一变就成了他们的研发的专利了。
朱老也不得不感慨一声:
“不知不觉人家都用了二十几年了,而我们国内这时候居然还没有人开始用。”
“我老头子也是机缘巧合下,才从国外交流的中医口中知道了这些技术。”
朱老是国内中医界有名的人物,49年之前就已经是扬名多年,国外那些过来交流的中医,大多数都会选择拜访他。
没办法,名气就是这么大。
方言知道,也就是现在出国还不方便,再过上几年如果稍微方便一些后,很多国外的中医机构都会邀请国内的中医专家去讲课,国家倒是也很乐意让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