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风内动,进而引发舌颤。
最后,方言拿起笔,开始在纸上刷刷的写了起来,只见他写到:
根据患者症状及辨证,此属“舌颤证”,病机为血虚风动、心肝失养,治宜养血熄风、宁心安神。
这种病症属于“风邪过于强盛就会引发肢体动摇”的范围,不过它和肝阳上亢导致肝风内动、热邪炽盛引发肝风内动的情况不一样。
它是因为血液亏虚,没有办法滋养筋脉,从而导致体内产生了虚性的风邪,这种虚风向上侵扰到了舌部的经络。
在夜间的时候,阴气比较旺盛,血液能够暂时处于安静的状态,所以症状会有所缓解;而在白天,阳气活动旺盛,血液亏虚、虚风内动的情况就会更加严重。
所以治疗的时候需要兼顾病症的根本和表象,把滋养血液当作根本的治疗方法,把平息风邪当作次要的治疗手段,尤其要重视使用虫类药物来深入地搜捕和清除风邪。
站在方言背后的老范看到方言写出了的辨证和方案,这才恍然大悟。
不过很快他又皱起了眉头,人家刚才可是说了在国外找了医生治疗过。
不只是西医,中医也找过。
难道国外的中医没有人辨证出这个问题?
他感觉也不太可能。
只是他在想会不会是开了药,但是并没有治好。
毕竟舌颤,是“颤”,这个已经算“舞”了,用治疗舌颤的方式来治疗这个,那能治好?
结果就在这时候,他看到方言写起了处方:
地龙50克,全蝎12克,僵蚕30克
刚写了三个,他人都看傻了,这全是超规格的用量。
不过方言却一脸平静,快速的写着他的药方:
阿胶12g(烊化)、生地黄30g、白芍20g、当归15g、生牡蛎30g(先煎)、生鳖甲30g(先煎)、龟板30g(先煎)、钩藤15g(后下)、酸枣仁30g、茯神15g、远志10g、炙甘草6g。
先煎牡蛎、鳖甲、龟板30分钟,后入他药同煎;钩藤最后5分钟下。
每日1剂,分2次温服,配合鸡子黄(生鸡蛋黄)1枚搅匀冲服。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