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第七章关于''九蒸九晒''工艺,你试过松木蒸箱替代传统铁甑没有?”
方言一怔,然后立马摇摇头:
“没有,松木香气入药虽好,但火候难控,''文武火候论''的量化标准现在还不清楚。”
“看这个!”任应秋教授从兜里掏出个本子,翻到最后一页递给方言。
方言看到上面写的:
“初蒸武火逼其形,再蒸文火养其性,三蒸用炭灰余温收其神”
都不用方言问他,任应秋就对着方言说到:
“过年回了趟老家,我们那里有个还俗的道士告诉我的。”
方言看了看说道:
“哟,是嘛?那是道医的手段啊,这个可以试试看。”
说完他转过头,对着一旁的老范招呼到:
“对了,老范,你过来看看。”
老范放下饭盒,走了过来。
任应秋问道:
“这位同学是?”
方言说道:
“四川江油人,和你是半个老乡,他是家传道医。”
“哦哟,老乡嘞。”任应秋当即就换成了家乡话。
老范有些惊讶:
“老不是,任教授你是哪里人?”
任应秋说道:
“我是江津嘞。”(现在cq市jj区)
“那确实算老乡了!”老范挠挠头。
然后才接过方言手里的本子,看了起来。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发现方言身边的人,还真是卧虎藏龙的。
不是朱良春的徒弟,就是道医。
接着老范又和任应秋讨论了下,然后确认可以试试,但是不确定在北方会不会出现其他情况。
随后和任应秋教授又聊了一会,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接下来方言他们和任应秋教授告别,接着去洗饭盒。
此刻班上的同学才凑过来,对着方言询问:
“方言同学,你是咋认识这么多老师的。”
方言想了想,说道:
“一起工作过,所以认识。”
“啊?”众人迷惑的看向方言,你和人家教授一起工作过?
“你做什么工作的?”有人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哭笑不得:
“中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