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呢?
为什么这一针,丁佩会听到人声?
方言突然发现,这里好像解释不过去了,刺激这里丁佩怎么会听到人声呢?
原版鬼门十三针将申脉称为“鬼路”,寓意此穴为“阴邪出入之径”。
强刺此穴时,针法扰动经气导致患者短暂感知到“非实体存在的声音”,书中将其解释为“驱邪过程中残留的阴气反馈”。
好有道理的样子,一下就说通了。
但是,要这么写在医案上?
方言挠头。
“不对,肯定是有办法说通的。”
方言摸着下巴思考起来。
不能光盯着一个穴位看,或许该从前面的穴位找联系。
很快他眼前一亮,就想到了解释办法。
申脉属阳蹻脉,阳蹻主“一身左右之阳”,其循行“上至目内眦,入脑络”。
难经载阳蹻脉异常可致“阳气盛则目瞋(睁目难闭)”。
他强刺此穴时,针尾震颤的手法激发阳气上冲,扰动脑络,应该可能会引发丁佩的听觉异常。
心主神明,心包代心受邪。第四针大陵穴(心包经原穴)已调整心脉,而第五针申脉的强刺激使阳气骤然上行,导致“心神不宁”,产生类似“耳边有人声”的体感反馈。
这符合中医“气乱则神惑”的理论。
“合理!”
方言点点头,然后把结论写在了医案上。
从中医科学角度,丁佩的幻听是阳蹻脉经气扰动脑络引发的神经感知异常;而周左宇书中用道家术语将其描述为“通幽驱邪”过程的正常现象。
两者本质均指向针灸对神经心理系统的调节作用,而玄学解释更多是道医文化传承中对生理现象的隐喻。
那么第六针,风府穴也就是鬼枕。
用探穴法分层深刺。
当时丁佩说人声突然消失了,头疼也彻底没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方言根据上一个穴位的情况分析起来。
很快他就推导出来了。
风府穴为督脉、阳维脉交会穴,针灸甲乙经记载载“风府,督脉、阳维之会,入系舌本”。
深刺可通调脑部气血。
幻听是气虚状态下虚火扰神的病理表现也就是中医“神不守舍”,针刺后阴阳平衡、虚火归位,所以幻听异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