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菜来了,大家都过来吃点吧!”
这时候酒店的服务生已经把饭菜往桌子上放了,这些家属互相交换了个眼神,没有动作。
李春芳见状,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埋头继续按摩穴位。
方言来到桌子边,看到今天的医案,上面写的很清楚,昨天李春芳老爷子因为身体不舒服,将患者血虚阳浮导致的面色潮红、头痛目眩、误判为肝阳上亢,错开重镇潜阳的天麻钩藤饮。
患者服用后阳气被过度压制,出现阴阳两虚的虚阳浮越症状,当天晚上就产生头痛如裂、四肢发冷、胸口烦热的寒热错杂反应。
现在李春芳老爷子在患者十宣穴(十指尖端)点刺放了血,引浮阳下行,缓解头痛如裂的症状。
现在又从璇玑穴至中脘穴逐节推按,配合按压内关、涌泉穴,调和上亢虚阳与下焦虚寒的矛盾气机。
不过在方言看来,其实用一副药就可以纠正过来,他这个手法实在有点没必要。
当然,方言说的一副药,其实是一般人不会用。
因为还是要用到生附子。
方子也很简单,龙骨,附子,山萸肉,炙甘草,开水武火急煎十五分钟,龙骨镇浮阳,附子温下焦,山萸肉敛虚汗,炙甘草调和阴阳,既纠正前药过度镇阳之弊,又防止虚阳彻底脱离导致休克。
这时候,方言突然看到患者的两只脚上被贴了什么东西。
他站起身走到沙发边观察,发现居然是两片生姜。
正在按得患者嗷嗷叫的李春芳看出了方言的疑惑,说道:
“生姜被体温烘至干燥,说明阳气渐回,可停刺激经络;如果始终湿润,就需要继续刺激引阳归元。”
方言惊讶,好家伙这法子够先进的。
不过他又好奇这对吗?人体能把生姜烘干?
不光是方言有些怀疑,就连一旁的病人家属也在怀疑,他们窃窃私语的声音都传到方言耳朵里了。
李老爷子好像也听到了,他对着方言说道:
“法子是黄帝名堂经里面的,就在我桌子上的口袋里,你拿着翻一翻吧。”
说罢,老爷子对着方言指了指桌子上。
方言闻言,转过头看向桌子上,果然有个画着八卦的帆布口袋。
他立马走了过去,打开袋子一翻,眼皮都跳了一下,里面不光是有失传的黄帝明堂经还有一本瀛涯胜览医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