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紧的胸口,现在松快多了。”方言仔细数了下,她的呼吸频率从每分钟28次降至24次,虽仍短促,但吸气深度略有增加。
方言将手背贴在患者小腹,能感受到艾灸盒传导的热力正透过盐层渗入体内:“有没有哪里觉得烫?”
“不烫,就是暖得舒服。”患者舌尖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好像有股气往下走,想上厕所了。”
说完她马上又补充到:
“只是想,但是我知道这会儿去上也上不出来。”
方言点了点头,继续和她对话。
约5分钟后,她原本青灰的唇色泛起一丝淡粉,脚踝处的水肿皮肤开始出现轻微褶皱。
“悬灸的这儿有点发麻。”患者声音比之前清晰了些,“就是大腿根儿酸溜溜的,像跑完步似的。”
方言用拇指按压她的太溪穴,指下感觉从之前的“空软如棉”变得“略有弹性”。
听到侄女的情况,陆同志也凑了过来,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方言对着两人解释道:
“这种酸麻是阳气在通经络,是好现象。”
接着方言又摸了一下患者的额头,腋下,还有脚底板,感受了一下温度后,对着方药中说道:
“温度降了一些,不再是之前的低热缠绵了。”
方药中听到后,来到患者左手边,开始在寸关尺诊脉。
现在方言这套治疗有点超出他的设想,本来他以为方言是打算用独参汤加参附汤的经典固脱组合,针对黄疸沿用“茵陈术附汤”的保守化裁,止血策略侧重“炭类药加食疗”双轨制的办法。
结果方言直接一上来就是生附子。
不过想来也对,方言好像挺喜欢用附子的。
诊断过后确实有好转。
艾灸进行到15分钟时,患者再次说道:
“我感觉这次是真的想上厕所了。”
“大的小的?”方言问道。
“都有。”患者回应到。
方言对着护士说道:
“带她过去上厕所,艾灸盒绑着就行了。”
护士点了点头,然后带着有进了特护病房的厕所里。
过了一会儿,患者走了出来。
方言询问道:
“怎么样,大小便情况如何?”
对着一个年轻姑娘问这话,但凡要在其他场合,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