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辆?还是一人开一辆?”老胡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说道:
“你和老崔一辆,我开一辆,指不定个待会儿还有其他人要搭便车的。”
老胡点头:
“那成!走吧!”
接着两人都上了车,然后发动汽车出了协和,朝着首都机场而去。
此时六月底,下午四点过的太阳,还是有点厉害的,方言车里面的被晒的滚烫,等到车开起来过后,他就打开了车窗。
等到风灌了进来,这才感觉凉爽了不少。
逐渐出了主城区,和上次一样没啥大变化,外边还是连片的农田,绿油油的玉米地一直铺到地平线。
不远还能能看到几栋正在施工的红砖楼,脚手架上挂着“抓革命,促生产”的红色横幅,工人们戴着柳条帽,用滑轮组吊装传递着水泥预制板。
也不知道是生产队的任务,还是这边搞投资的侨商在这里投资建设的厂房。
这段时间回来投资的人明显变多了,一些干道上已经开始铺柏油路了。
明显是为了修好厂以后运输更加方便。
要想富先修路嘛,虽然这话是1982年,时任四川眉山书记、县长的徐启斌在眉山公路改造拓宽项目上首次提出的口号,但是这个道理大家早就知道了。
一辆驮着煤气罐的三轮摩托车鸣着喇叭驶过,车斗里的煤气罐印着“燕京煤气公司”的红漆字,引得方言回头看了好几眼。
送煤气的现在都送到乡下来了?他心里想着。
突然想到这边应该还有厂,一下也就反应过来,这到处投资建设的厂,就有这些煤气需求,所以才会送到这里来。
看来自己这个蝴蝶翅膀一扇,还是起了点小作用。
至少原来历史上这时候的京城周边,肯定是没有这么多投资的。
大概用了四十分钟的样子,两人终于到了首都机场。
这里是他们的开的比较快的情况下。
机场边也没一颗高点的树,方言他们只好把车停在大太阳下。
“还有一会儿飞机就落地了,在这里应该能看到。”老胡从车上走了下来,一边看手表一边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点了点头,抬头看了看西南方向。
也不知道四川回来的飞机是不是那个航向。
看了一眼手表,还有几分钟才到五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