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来说,这几乎家喻户晓。
“我知道,我知道。”
“这个流传很广很广!”
“对,我听妈妈讲这故事讲到大的。”
“这故事我也知道,是体现古代人的想象力和科学世界观的;其实古代人很久以前就知道地球是圆的;而不是平的。”
“对对对!”
“...”
果然,许多人知道该故事,而且并不陌生,伴随了他们整年童年。
看着直播间弹幕,江哲轻轻点头:
“是的,如各位所猜,那便是酉阳杂序;这本酉阳杂序,出自唐朝的一位作家段成式之手。”
“在里面有个有趣的记载:有一位士人——王仁本。”
“他和朋友都很喜欢四处游荡,看自然界的大好河山。”
“某天,他和另一位朋友二人就溜达来到了嵩山。”
“可未成成想,本就下午出发的他们,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黄昏,二人也开始找不到。”
“于是他俩便四处闲逛,想要找到路人问问究竟才能走出这山。”
“可是,这满目绿色的山上,除了他俩以外,哪里能看得到人影呢?”
“还真巧合;他俩在草地上遇见一位身穿白衣。”
“经过一番交谈,王仁本和朋友从白衣人口中得知:八万两千人修月亮。”
说到此处,江哲忍不住发笑:“他们修月亮用的道具竟然是斧头和锤子。”
“至于是真是假,那我肯定地说:是假的,这只是一篇古代的科幻小说。”
“但这个故事里有许多细节,体现了古代人的科学观——”
“譬如:月亮由七种宝物组成,按照如今辨别,月球表面主要是由氧、硅、铁、镁、钙、铝、锰和钛八大元素组成。”
“譬如:月亮的光芒来自太阳光的照射。”
“譬如:月亮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譬如:月亮的形状就像球体一样的。”
“这些,都是出自一千年前左右的话本之中。”
“大家都知晓,初唐距今1000年左右,那时候的人们其实就已经对月亮有了更清晰地了解。”
“甚至在学者圈子里——他们都知晓,地球是圆的了;否则不会说月亮是球体;地球不是球体之类的事,这些在古代学者们眼里只是小道;并不如现代网络上流传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城神 作品《直播:开局解密祖父悖论》第343章:古人的科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