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大有裨益。
他心中筹谋已久的计划也终于可以开展了。
……
9月10日。
马尼拉港。
原来的不列颠总督府已经被改造成王府办公楼。
签署完协议的李逸并没有离开吕宋,他在办公室接见了几名洋州官员。
看着面前的小白、松三和卫元忠。
李逸伸出三根手指,“三件事,土改、学校、医院。
地盘打下来了,得让这儿的百姓享受到该有的好处。如果他们还根以前被列强统治的时候一样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那洋州牺牲这么大拿下来的群岛将变得毫无意义。
我李逸就会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
他一直心心念念收复东南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忍拥有大夏血脉的百姓们继续被列强压榨。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只要战争一起,不论胜败,最遭苦受难的肯定是百姓。
不列颠和法兰西的远东军为了对付洋州,两三年来对东南亚的本地居民实行高压吸血的残酷政策。
就连人们种地得到的口粮,都要全部上缴,供给远东军的士兵们使用。
亲手种了田的他们却被逼得只能天天去山林里挖野菜,靠打猎维生。
而东南亚地区数不清的岛屿便成为了他们难以逃出的“天然囚笼”。
贫苦百姓甚至连搭乘商船离开的钱都没有,再加上之前所有能够远洋航行的船只都在列强军队的掌控之下。
只要把控住海船,列强就能让他们乖乖的去种田和工作,然后被士兵收割走劳动成果。
所以现在洋州胜利了,就该施以仁政,把这些糟了多年罪的本地居民都从深渊中解救出来。
李逸提出的三个政策。
土改,就是均田分户,让所有百姓都有地可种。从列强手中夺回土地的洋王政府只收取两成田税,以后所有贫民都能吃饱饭,还有余粮。
学校,则是让平民百姓的孩子都能够读书识字,打破豪绅地主垄断教育资源和上升渠道的不公平现状。同时又能开阔底层百姓的眼界,为洋州将来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医院,是为了更好的治病救人。现在百姓人均寿命低于40岁不是因为基因缺陷,而是医疗健康水平严重低下。在李逸来之前,医院都是有钱人的专属机构。平民常常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死人。
只要这三项政策实施落地,百姓们不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苗云风 作品《我在封建王朝造航母很合理吧?》第154章 吕宋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