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选择的结果差别显而易见,非常具有说服力。
后者听到这不由沉默下来,仔细思考着其中利弊。
杨宽看见他的脸色,心道有戏,加紧攻势的催促道:“您现在手握晋阳这样的重要城池,麾下兵马过万,还有投诚洋王殿下的资本。可一旦长安城的战事结束,殿下还肯不肯接受你们的投降就不一定了啊。”
雪中送炭好过锦上添花,这样的道理王兴怀必然懂得。
趁现在洋州主力被拖在长安周边,后者在晋阳还有些资本,投了洋王也能混得不错。
若是决定下的晚一点,待关中平原尽数落入洋王手中,那等待他王兴怀的就是另一个剧本了。
后者听到这,心中不由一紧,洋王的威名现在整个大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说句不客气的,自己死活也就是人家一句话的事。
他真没觉得李逸肯接受他投降是看中了他麾下那些士兵。
洋王手里从来不缺兵源,要不是宁缺毋滥和资金制约,就是百万大军人家也玩得起。
想到这,王兴怀终于下定决心。
直接开口问道:“我要是肯率兵投降,那除了既往不咎之外,能获得什么实质的好处?”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选择不多,投降洋王或许混不了太好,但应该也不会差。
因为杨宽这个降将都能出现在晋阳,可见李逸用人不疑的信心。
而且洋王除了对东瀛作战之外,一直没有什么恶名,他的承诺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投降前尽量谈条件,给自己的以后铺路。
杨宽闻言思忖片刻,便如实说道:“想必你也猜到了,投降后晋阳城的军队必须解散,洋王不会接受这些兵,最多安排他们转业。你想啊,殿下接受了你们的投降,一捞不到人员装备,二缴获不了多少金银,所以收获不多,最多算是避免了将来攻占晋阳时可能出现的伤亡。”
谈条件嘛,自然是先压价了,压得越低越好。
后者闻言露出苦涩的笑容,催促道:“你还是说我能获得什么吧,兵权咱是不指望了,能不能混个安享晚年才是最关键的。”
形势比人强,他现在是真不敢主动提要求。
看起来是在跟杨宽谈条件,但人家背后那尊大佛是他不敢招惹的存在。
杨宽听到这话,心里都乐开了花。
但表面上依然沉着冷静的说道:“殿下给你两个选择。第一,继续当军人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苗云风 作品《我在封建王朝造航母很合理吧?》第279章 劝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