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送给别人?!
张教授像是听到了一个特别好笑的笑话。
但眼前cell被翻开,下面是nature。
nature的复印件要比cell还厚一些。
“下面是nature的论文,一共21篇文章,都是第一作者,我们刚核对过。”
张教授的双手发麻。
工作人员开始麻木的介绍,nature之后是scienc,然后是柳叶刀、新英格兰、jama、bmj。
至少都是医学4大期刊的论文,一共98篇,罗浩都是第一作者。
“下面有国自科的项目。”
“国自科?”张教授已经彻底懵逼,茫然的问道。
“王校长主持,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与北江省油田总医院内分泌科联手,罗博士在研究中担任”工作人员开始介绍。
他们说了很多,越说越兴奋。
优青评选见多了,可没见过有哪位连影响因子30以下的论文都不屑于申报。
30,那可是影响因子30!!
至少是一区的期刊,还是顶级期刊。
甚至某些细分领域全世界顶级期刊的影响因子连30的影子都看不见。
比如说消化内科的bmcgastroenterology期刊,影响因子一直在5左右徘徊。
就这,也没见谁能一口气拿出100篇类似的论文。
前几年涉及水论文的专家,他倒是发表了百十来篇论文,但影响因子大多在2-3左右。
这一手推车的论文
影响因子合起来比其他申请优青的有所人的论文更高。
这已经不是一个打十个的问题,罗博士可以单挑这次申请优青的所有专家!
方老看着胡乱翻阅、越来越慌张的张教授,嘴里也有些发苦。
老柴和罗浩之间的那种根植于骨子里的默契与呵护,再加上这一手推车论文作为背景,他愈发明白当年为什么那几位不惜翻脸、吵架也想把罗浩留在自己身边。
这个年轻人是真牛啊,科研手术双天赋点满,方老有些羡慕,真想把罗浩拘来,给自己当关门弟子。
半个小时后。
张教授颓然无力的坐在地上愣神,身边都是复印的期刊论文。
他坐在散落的期刊论文中,仿佛要坐化了似的,早已经神游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