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沟通的深空回响——立意很高,但怎么看都像是放大版接触。
系统会怎么扭曲它?万一触发个“破译外星数学语言”的s级任务,他拿什么去解?
另一份更实际,是他自己琢磨的地心长城——设定在近未来,地核冷却危机下,人类倾全球之力在近地轨道建造环带粒子炮,持续轰击地核维持其运转。
大场面有了,科技浓度看着也不低。
但科技核心是什么?轨道炮?能源传输?哪个领域他玩得转?
源代码的教训犹在眼前——明明披着量子态意识的外衣,硬核任务却落在了微末的纳米炸弹上!这该死的系统,奖励丰厚是真,可任务发布的方向根本是开盲盒。
当时的洛珞看着实验室里那些运行的机器,忙碌的实验人员,每一道流程都是他在源代码里那个任务的成果。
不得不承认,“尘埃之怒”确实很厉害也很有用,但他可不是奥本海默,不可能围绕这一方向进行研究,要是再搞出个什么“深空之怒”的轨道大炮,他可就无奈了。
他烦躁地把这两份纲要推到一边。
“难道真要再拍一次源代码式的套娃?”
虽然当时这部戏还没有上映,但他有很强烈的信心,肯定没问题,所以拍个续集也不是不行。
但这个念头依旧让他下意识皱眉。
剧本游戏里循环爆炸的场景,还有那个差点掏空他积分、逼得他在控制室和行李舱来回冲刺的s级纳米炸弹任务,现在想起来还头皮发麻。
那次任务最终完成的侥幸成分太大不说,即便拍第二部系统也没可能给他一个真正量子物理和量子态意识体或者“源代码系统”那样的任务奖励。
搞不好又会把任务集中在他搞出来的支线剧情上,那要不要考虑一下在支线上多做点文章呢。
如果整部剧本的科技树全放在我需要的地方
洛珞不断沉思着
他需要一个足够“硬核”、科技含量极高的新剧本,一个能容纳庞杂科技树的舞台,一个让系统发布任务时更容易被“诱导”向可控方向的道具——而不是像上次那样,看似在讨论时空,结果任务落到炸药这种物理上极其危险的东西上。
他闭上眼睛,感受着烙印在意识深处那些强大的技能:剧本文档、头脑风暴、未来视界每一样都是突破人类极限的钥匙。
下一次s级任务的诱惑,像黑洞一样拉扯着他。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睡觉的渡鸦 作品《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第320章 【未来视界】的再次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