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尖峰的承受能力,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我这边列出了十七个关键风险点,需要和磁体组、控制组开专项讨论会。”
洛珞看着那份详尽的风险清单,很是开心。
他需要的正是这样能将理论转化为具体工程路径、并且能未雨绸缪堵住潜在漏洞的搭档。
魏晓峰的存在,像一根精密的轴承,稳稳地嵌入了夸父这台高速运转的引擎核心,分担了他作为总设计师在具体技术实现和工程管理上的巨大压力。
材料组的王启明、磁流体的周建军、超导磁体的李卫国、激光点火的陈光华,再加上新加入并担任副总设计师的魏晓峰这支由国内各领域顶尖大脑组成的队伍,展现了令人咋舌的效率和执行力。
结果就是,他居然感受到了意料之外的“清闲”。
原本他出去旅行一个月,彻底放松心情,想着休息充分了,回来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结果这工作量一点不比旅游逛街来的大。
有了魏晓峰这位经验丰富的副总师在技术管理和协调上分担重任,加上各攻关组负责人均是久经沙场的行业领袖,洛珞在项目启动初期的主要角色,反而从救火队长变成了战略规划者和决策仲裁者。
大多数时候,各组都在按他提供的核心逻辑图和参数窗口全力推进自己的验证平台建设。
只有遇到实在绕不过的技术鸿沟,或是需要在几个关键临界点做出关乎方向的大取舍时,负责人才会带着厚厚的报告和纠结的神情找到他办公室。
比如,材料组的王启明曾拿着高温辐照下sic蜂巢基板第一批次测试数据来找他:
“洛总,孔隙率提升到48%后就卡住了,界面改性剂在累积辐照下的稳定性远低于方案预期,您看这临界曲线图我们是按风险大的方向赌新配方,还是暂时下调孔隙率目标?”
洛珞审视数据、评估方案预设的“韧性窗口”是否被触及,最终拍板:
“按计划执行新型界面剂合成路径ii,孔隙率目标不动,但同步启动结构增强微方案备案,报告交给魏总审一下工程可行性。”
又如,魏晓峰在组织激光点火与磁体协同调试时遇到了光路同步精度的瓶颈,他带着详细的仿真结果和实物测试报告找到洛珞:
“洛总,毫秒级序列第七号脉冲与控制信号间存在0.5微秒的基准抖动,超出方案预设的‘误差容限窗’下限,是投入资源攻关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睡觉的渡鸦 作品《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第347章 打仗先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