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调整似乎并不追求“完美解”,而是快速将整个系统推入一个特殊的“动态平衡点”,在那个点上,尽管微观依旧混沌,但宏观参数却能奇迹般地稳定在目标值附近。
关键是什么?
“耗散能量耗散必须被引导”
洛珞喃喃自语,笔下的公式疯狂衍变。
他摒弃了完整求解的幻想,转而寻求抓住物理本质的最大公约数。
剧本游戏里那个“拓扑参数窗口”的概念一闪而过——那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学解,而是一个由关键物理量界定出的“安全运行区域”的相图!
是什么关键变量主导了耗散路径和涡旋破碎的尺度?
磁场的梯度强度?——它决定了洛伦兹力的“撕扯”能力。
局部流体的惯性动能与磁能的相对大小?——谁更强大,动能还是磁能?
液态金属与固体壁面的接触线曲率?——这个看似微小几何特征,在纳米尺度对浸润去浸润行为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热交换效率和材料寿命,而浸润行为又受到磁粘度效应的调控!
笔尖在白板上写的更快,甚至发出了急促有点刺耳的摩擦声。
如果有一个仪器,可以精准的量化一个人的思维频率,那么便可以清晰的发现,洛珞此刻的思维比起三四年前要强了不止一截。
即便是正常情况下的思维频率,也几乎和刚拿到头脑风暴并使用的200%的情况相近了。
显然在系统和道具的加持下,洛珞的脑域正在以远超普通人的速度开发着,所以这一次他想试试,在不依赖道具和积分的情况下,他能做到什么地步。
此刻他的大脑就像一个过热的引擎,以惊人的速度处理着庞杂的信息流:
回忆中的理论证明步骤、论文推导中的关键思路、周建军提供的失败数据点、剧本游戏中那朦胧却指向成功的“感觉”
稿纸消耗了厚厚一叠,白板上也几近写满。
他尝试着将壁面曲率效应通过一个经过修正的有效磁粘度概念引入方程,并与磁畸变力特征长度和惯性-磁力比形成耦合。
他在三个关键参数的维度空间里艰难地摸索、推演,试图找到稳定流的“孤岛”所在。
然而,困难重重:
变量耦合的混沌性:三个参数并非独立,改变一个会引起其他参数的连锁反应,方程反馈环错综复杂。
经验系数的缺失:模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睡觉的渡鸦 作品《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第354章 夸父工程首遇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