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辐射剂量。
“晶格振动光谱正常!”
“空位浓度维持在理论值的1.3倍以内!”
监控席上每一声汇报都是那么的振奋人心。
当粒子束切断的瞬间,王启明在铅玻璃观察窗后屏住了呼吸。
三小时后,高分辨电子显微镜揭晓了答案。
“蜂巢壁面完整度99.7%!”
技术员的声音喊的都有些劈了,显然是过于惊讶导致的。
屏幕中纳米级的梯度过渡层如同大马士革钢的迭纹,七层复合结构将辐照产生的原子空位精准束缚在预设的晶格陷阱中。
最外层mobc缓冲层呈现出蜂巢状自组织结构,中子轰击造成的位错网络被牢牢锁死在蜂窝壁边缘,就像一个最完美的琥珀。
热疲劳测试台随即启动。
机械臂将样片推入两千五百度的等离子体炬下,高能氢粒子流持续轰击表面。
热成像图显示灼红的蜂巢单元像呼吸般规律脉动,表面温度梯度始终控制在15k范围。
“伪弹性崩溃临界点被推升了五倍!”
王启明在实时数据流中划出那道新的折线——材料屈服曲线在2250k高温下依然保持着陡峭的斜率,这意味着在真实的聚变燃烧室内,蜂巢结构足以承受磁流体冲击波的三次迭加震荡。
材料单独的验证至此显然已经完全没问题,剩下的就要进入集成验证阶段。
就是“龙鳞-g1”与沪上基地的微型超导磁体耦合测试。
这一实验过程又是足足持续了三天。
七十二小时后,历史性时刻降临。
总控台中央的“全系统稳态运行”指示灯亮起耀眼的绿色光芒。
大屏幕数据瀑布每一项都十分喜人——中子屏蔽率99.2%,热交换效率提升40%,磁约束场能耗降低35%。
王启明捧着最终测试报告走向洛珞,也不知道是他太过激动,还是暖风吹的太大,纸张在他手中簌簌作响。
洛珞接过报告没有多看,龙鳞-g1能不能行没有谁比他更有信心了,迄今为止系统出品还从未错过。
如今,继强磁场下的流体问题后,材料的问题也已经解决,也就是说整个前期的验证工作,他们已经完成了一半。
剩下的就是高强微型超导磁体工程,以及夸父工程最重要的激光点火系统了。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睡觉的渡鸦 作品《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第365章 材料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