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是这些细碎的生活片段,构成了高强度科研攻关的背景音。
时间不知不觉中便又过去了一个月。
沪上超导工程中心的液氦白雾中,示波器上跳跃的曲线已经收敛的数据,十分喜人。
李卫国看着第42次实验数据,指尖划过屏幕:
“临界电流密度提升300%,但瞬态应力峰值仍会撕裂5%的晶界。”
——这是洛珞抵达沪上基地第整整30天的战报。
洛珞正俯身在全息工作台前,纳米级ybco带材结构在蓝光中流转。
“磁通涡旋突破的是这些天然缺陷”
他圈出晶格间的随机空位群,记忆沙漏中的档案显示,未来人类用离子束雕刻人工钉扎阵列。
“可离子束轰击会破坏超导相!”
负责镀膜的工程师有些疑惑道。
“所以我们用飞秒激光诱导自组装。”
洛珞调出昨夜的模拟数据:皮秒级激光脉冲轰击氧化铪靶材,在ybco薄膜上生长出间距20纳米的柱状森林。
李卫国闻言立马拍案布置下去:
“第三小组!立刻测试b-7样品的钉扎能垒!”
当夜,低温实验室传来捷报——植入纳米柱的样本在35t场强下纹丝不动,但在40t测试中,金属基底突然有了新动静。
“问题不在超导层,在基底与涂层的热膨胀系数差。”
材料组组长指着电子显微镜照片:基底受洛伦兹力形变时,超导薄膜像干燥的陶釉般剥落——这是洛珞驻场的第35天。
“放弃刚型基板!改用形状记忆合金编织柔性衬底!”
洛珞的笔尖在哈氏合金性能表上急停,拯救者勋章的工业直觉让他闪电转向。
“立刻调用西安所开发的nt-2型镍钛基合金!”
三天后,首批曲面衬底送入沉积炉,pld激光将超导原子“缝“进金属织物的经纬。
强度测试台上,柔性磁体如活物般抵抗着千吨级洛伦兹力。当应力曲线逼近临界点时,数据洪流在“星火“超算中奔涌,生成的分形支撑结构让应力峰衰减如退潮。
第43天清晨,硬币大小的磁体核心悬浮在杜瓦瓶深蓝液氦中。
李卫国喉结滚动着按下启动钮,40t磁场如超新星爆发般挤压空间——
“毫秒级压缩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睡觉的渡鸦 作品《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第366章 超导磁体热失控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