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这一刻,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与智慧,它不仅仅是能量的点燃,更是人类前行的一大里程碑。”
屏幕快速闪过几张现场图片:洛珞在灯火通明的施工现场,穿着工装和安全帽,正指着图纸与工程师们交流;洛珞在指控中心,神色专注地凝视着数据屏幕;盘古堆核心部件——巨大光滑、充满科技感的真空杜瓦基环吊装入位瞬间。
似乎是担心刚才一闪而过的画面,大家没能注意到洛珞的存在,主持人继续播报道:
“这项突破性成就的总设计师,是年仅26岁的洛珞,在他的带领下,‘盘古工程’团队仅用三年时间,就在这座曾经宁静的渔岛上,建成了这座代表着人类最高科技水平的聚变反应堆——‘盘古堆’。”
屏幕再次切换,播放一段精心剪辑的专题片段:
画面穿插基地昼夜施工、工程师们专注调试设备的场景,旁白切换成更富叙事性的声音:
“‘盘古’之名,寓意开创,洛珞总设计师和他的团队,正用行动书写着新的神话,总设计师洛珞教授,以其非凡的数学直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对工程极致细节的苛刻要求,保障了项目的成功推进。”
“是他,在传统模型陷入瓶颈时,另辟蹊径,重构模型框架,成功设计了关键性的‘龙睛’构型靶丸,解决了聚变点火的核心难题——能量均匀注入与压缩稳定性。”
“他自学地质工程,确保庞大工程的根基稳固;在关键部件安装的千钧一发之际,是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冷屏组件的细微缺陷,并创新性地提出‘波状褶皱’补偿方案,避免了潜在的重大隐患,挽救了数月的工期”
“每一次精准的计算判断,每一次对误差的不容妥协,都为最终的‘盘古’点火铺平了道路。”
随即便是对洛珞和其团队长达十分钟的全方位描述和夸赞,那样子,简直恨不得把他这三年来所有的辛苦付出,全部压缩到新闻里播报一遍。
没错,这当然是广电提前安排好的。
不,应该说是宣传部接到的指示,他们只是执行者罢了。
整个新闻内容,除了凸显盘古堆和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厉害,就是在讲述洛珞的辛苦和牛逼之处,当然了,这两件事在这里完全可以理解为一件事。
其目的非常明确——给洛珞撑腰。
之前网络上的声音他们不是不知道,但既然洛珞自己不着急处理,想让风再吹一会,他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睡觉的渡鸦 作品《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第402章 谁掌握了能源就掌握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