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吗?
秦国吞并赵国,不需要士卒、时间吗?
秦国消化赵国,不需要士卒、时间吗?
燕国有了这些时间,仗着抢来的土地大肆发展,到时候就能把秦国一口吞了。
若只是赵国使者、太傅鞠武,是不足以让燕王喜改变心意的。
但,魏国、韩国来人了。
魏国使者唐雎、韩国使者韩非,明确地表达了魏王、韩王态度——合纵伐秦。
若是燕国不顾全大局,那魏国、韩国,就只能为了大局,和赵国一起伐燕了。
秦在治水期间,竟然还能够有兵力攻韩、攻赵。
被打懵逼的韩国自不用说,已经想要跪地唱征服了。
看着两兄弟被打的魏国震惊不已。
秦国攻的第一个国家要不是韩,而是魏,魏国也得丢地。
秦国夸张的战力,让三晋重新联合在了一起。
燕王喜知道议和在所难免,但这么被威胁着议和绝对不可以。
这个先例一开,以后燕国岂不是任人拿捏?
韩非口吃,以笔代嘴,洋洋洒洒写了一卷竹简,在燕国朝堂上由随从代念。
大意是说当初五国迫秦,燕国也参与了。
若是现在燕国不议和,而是要和秦国一起攻打赵国,那秦灭了赵以后,难道不会想起燕国当初逼迫秦国的场景吗?
到时没有赵国挡着,秦要伐燕,谁又能阻止得了呢?
唐雎口齿伶俐,直接给赵、燕,编排议和章程。
最终确定,赵国在燕国边境占领的城池,暂驻。
赵国在燕国本土占领的城池,除了全部归还外,还要再给燕国十一城。
韩非给了面子,唐雎给了里子。
燕王喜不情不愿地答应了。
赵、魏、韩、燕,意见统一,达成一致。
中原大国,就只剩下楚、齐。
四国又派使者赴楚、齐,想要两国参与合纵伐秦。
楚王元欢乐带娃,无心理会此事。
老规矩,完全放权,要春申君全权处理。
秦国东出,在楚王元看来,算不得大事,还没有他换李焉为王后的事大。
出就出呗,还能打下楚国不成?
以楚国这复杂地形、连绵水域,就是郢再一次失陷,楚也不会灭。
秦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皮卡丘梦蝶 作品《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第二百三十三章:女为知己者死,大秦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