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世家中有长兄在,向来都是长兄主事。
蒙恬为嬴成蟜战绩所慑,虽然内心有几分不以为然,但还是用心讲述了大父带自己出来的情形。
事情紧急,蒙恬化繁为简,只说重要部分,三言两语便言说完毕。
嬴成蟜面上恍然大悟,心中暗暗点头。
若是蒙骜所为,那一切便说得通了。
秦国三位宿将之中,蒙骜是唯一一个上得朝堂下得战场,极为有政治智慧的老将。
不管是在史书记载,还是当世接触,嬴成蟜都对老将蒙骜之智深有感触。
秦国诸将家,姬夭夭只与蒙家交往,与蒙骜儿媳妇张玉是好友。
其母和少年说过,其与张玉交往就是想搭上蒙骜这条线。
姬夭夭对蒙骜有八字评价——面目粗犷,心细如发。
武安君白起曾在和少年闲聊往事的时候说过。
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要其出征他不愿,当过其副将的蒙骜苦劝他出征,说打赢打输不重要,重要的是打。
邯郸之战,秦国大败后,他私下说出“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这句话。
蒙骜听到了,立刻赶来劝他向王上请罪,要他把邯郸大败归纳到他不肯率军出征上,否则将有杀身之祸。
武安君对蒙骜的评价是——打仗不如为官,战场不如朝堂。
麃公死在王权交接。
同样的秦剑在之后悬在蒙骜头上,蒙骜躲过了。
嬴成蟜没想过师长真的反了,也没想过是蒙骜扭转乾坤。
只要杨端和也是蒙骜叫来的,那这局就稳了。
秦国最不缺的就是武将,蒙骜既然叫了就不会只叫一个杨端和。
“杨伯说他也是大父叫他来的。”蒙恬摇摇头:“再详细我就不清楚了。”
嬴成蟜大松一口气。
这就够了。
“蒙公真是我秦国擎天之柱啊。”少年由衷感慨着。
这心思一放下,忽然响起一事,脑袋用力向后瞅:
“蒙大兄,我母如何?”
蒙恬摇摇头。
他只见了王上,哪里管得了其他。
“君侯去见王上吧。”蒙恬看着一身红的嬴成蟜,咂舌道:“君侯杀不动了,留在这里也没甚用。”
蒙毅用力撞兄长,指着脑袋一脸无奈道: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皮卡丘梦蝶 作品《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第两百四十二章:蒙家杀至,是人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