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国切实可行,在秦国,不行。
你要在秦国为官,那你就用符合秦国国情的办法。你觉得这个办法不妥当,有问题,那你就当不了这个官。
在当下这个混乱时期,嬴成蟜不需要奇思妙想,求稳不求变。
嬴成蟜眼中极其激进的秦王政,在这个观点上倒是与弟弟难得保持一致。
旧法肯定有不妥之处,但这个时候肯定不是变法之时。
秦王政并不认为自己在大批量换人的情况下还有余力实行变法。
他的弟弟认为他激进,他自己不如此认为,他认为自己很沉稳,自己做的都是自己可以做到的事。
或许是因为题太难,也或许是因为一些丢官去职没死的人心中有不平,有些风言风语开始滋生。
“我们国子监门生到底是天子门生还是嬴子门生?凭什么嬴子决定我们为不为官?王上还没说话呢!”
“一尺布,尚可缝。两兄弟,不相容。”
“考题如此死板!如此死板之人,哪堪为子?哪堪为储君?如此做事,岂不违背了秦孝公的招贤令!”
“”
这些言语暂时还没有传到久居深宫的秦王政的耳朵里。
常在外行走的长安君听到,只当没听到,少年有更重要的事处理。
秦国发生谋反的事根本瞒不住,其师吕不韦的死已然传到了相邻各国,影响渐显。
魏、赵两国蠢蠢欲动,韩国筹备使者将来秦。
嬴成蟜刚遣人杀了在史上留下浓墨一笔,与自己无冤无仇的庞煖。他知道自己没有道德,他知道和其他人相比自己很有道德。
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三晋肯定没安好心。
或许,又要打仗了。
趁他病,要他命。
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没有道义。
而现在的秦国实在是不适合打仗。
关中有百万人治水。
老一代将领麃公、蒙骜死,只剩下王陵、王龁。
当代能打战将樊於期、腾死,只剩下桓齮、杨端和。
秦国倒也不是没有其余武将,只是和上面那八个人相比,都是泛泛之辈,没有领过十万人出征的经历。
拜没有经验之人为主将的后果,燕国相腹用生命和燕国六十万大军做了反面典型——名将廉颇以十三万大败之。
别说拜无名之人为将,就是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皮卡丘梦蝶 作品《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第两百五十八章:功过不相抵,罢免王龁,秦王政的铁血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