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运皆济的原因,但王宽自身都承认杉先生出了大力。
而这样一位有才之士,连吕不韦都看中的杉先生,却无法凭借自身而卖于帝王家。
殚精竭虑,所求不过是王宽并不难写的一张举荐信。
老秦贵族封锁秦官之严,可见一斑。
咸阳安定下来不久,一则消息自不远的关中秘密传来。
秦王政、长安君知道这么大的消息不会有假,却还是坐立难安。
两日过去,两兄弟轻车简从,秘密出咸阳。
虽然这一王一君去了也看不懂,但他们一定要亲眼看到。
————
烈日当空,天气有些热了。
泾河与洛河之间的平原上,一条蜿蜒如巨龙般的水渠已初具规模。
郑国站在新筑的堤岸上,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落与尘土混合,在老人越发瘦削的脸上留下道道泥痕。
六年了整整六年!
这条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耗费他郑国毕生心力的水渠终于完工,终于要迎来通水的时刻。
“郑大人,最后一段闸门已经安装完毕。”一名工匠快步走来,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郑国点点头,目光沿着水渠延伸的方向望去。
这条将以其名字命名的水渠,主道长达三百余里。
从泾河引水,横贯关中平原,最终注入洛河。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秦人的汗水,承载着正统水工的未来。
他还记得六年前,他作为韩国派来的“疲秦之计”执行者,在姬夫人的引见下,向当时的秦公子成蟜提出修建这条水渠。
而那个不被他看好的公子成蟜,竟然在明知道他是韩国间人的情况下,真的让秦国接受了他修水渠,让他这个从没有人要的水工正统来秦国效力。
如今,水渠将成。
是疲秦,还是强秦。
他郑国是名垂青史,还是遗臭万年。
水工正统是延续,还是断代。
都将揭晓。
“郑大人,且看这水位如何?“年轻的工匠指着刚引入的一段水道问。
郑国蹲下身,手指探入水中,感受着水流的力度。
“再抬高半尺。”老人眯起眼睛:“泾河水流湍急,若引水不足,下游农田将得不到充分灌溉。”
工匠面露难色: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皮卡丘梦蝶 作品《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第两百七十三章:老秦骨暂寄,大秦有二君,郑国渠完工(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