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也没心情去游猎了,他将吕布等人全都放出去带兵巡逻,自己一个人在行营里筹谋着赚钱大计。
天子要赚钱,其实门路也挺多的,除了强行在国库提现外,常见的如加征点税收、办个什么宴收收礼、抓几个贪官抄抄家、针对灰色高收入人群如奸商、恶霸、盗匪之流搞一次严打等等。
甚至还可以来个更粗暴的卖官鬻爵。这个前身汉灵帝最拿手,都因此被批斗了几千年。
可说实话,在王朝时代,卖官鬻爵还真不是什么稀罕事,做过这事的皇帝多了去了,可以说从战国开始,几乎每朝都干过,只不过有的明有的暗,有的做出名了,有的被粉饰了。
比如汉朝做的比较明显的除汉灵帝外,就数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只是汉武帝没汉灵帝那么没哈数罢了。
再比如在后世被串成了五帝钱的那几位,也干过卖官鬻爵的事,或许是相对低调,被所谓的康乾盛世给遮掩了,后世的遗老遗少也不让人口诛笔伐而已。
那为何单单汉灵帝被超格批斗,甚至后世把汉朝灭亡的根由也归结在这上面呢?
刘宏觉得无外乎汉灵帝对士人手段太狠了点,搞了两次党锢,直接把士人得罪死了,只要有士人存在,汉灵帝的名声就好不了。
当然,也不是说汉灵帝卖官鬻爵就完全没问题。
单单就事论事,国家缺钱,皇帝让大资本家尤其是有钱的朝臣捐点有错吗?其实是没错的,他们的钱在很大程度上本来就是吃国家的红利得来的。
而且这时代的官吏录用制度已经僵化腐化得不成样子了,举荐制之下,当官的总是那一拨人,三公轮流坐,明天到我家。
可排队的人实在太多了,那些资历不够的人暂时还坐不到高位去,这时花点钱插个队,提前坐到自己想坐的位置上去,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让同僚之间加重内卷之外,并不妨碍什么,反正做官的总是那一拨人。
有人说,那些出不起钱的清官呢?
省省吧,没钱又没背景的人本就是进不了官场的,进了官场的清官即使别人都不买官,他一样升不上去。
而没背景的人几乎也谈不上有钱,皇帝卖不卖官都与他们无关,卖官他们买不起,就算不卖官他们也是做不了官。
所以,从这方面说,汉灵帝卖官鬻爵,除了说出来不怎么好听之外,还真扯不到祸国殃民的份上去。
汉灵帝错就错在将卖官鬻爵的钱全收进了自己的私库,而不是用在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