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们制作绳索的目标。”
“我们需要的是它下面那层柔软坚韧的内皮,也叫韧皮部,这才是精华所在。”
刮干净外皮后,他将这些柔韧的内皮条投入陶锅中,放在火炉上加入足量的溪水,让水保持温热状态。
“温水浸泡能帮助软化纤维,使其更容易分离,同时也能去除一部分树皮中的杂质和天然胶质。”
“在传统的制绳工艺中,这个浸泡和发酵的过程可能需要很多天,”
“现在条件有限,就用热水煮沸后浸泡几个小时,然后物理捶打来加速这个过程。”
感觉内皮已经充分吸水软化后,便将其捞出,放在一块平整的大石板上,拿起一根粗短的圆木棍。
“砰!砰!砰!”木棍与湿润的树皮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
“现在进行捶打的目的,是让那些坚韧的纤维束更容易地分离出来。”
他一边捶打,一边转动着树皮条,确保每一寸都受到均匀的捶打。
经过长时间的捶打,原本完整的内皮条变得松散,露出了里面一缕缕浅白色,如同粗麻般的纤维。
他将一把湿润的纤维束在手中攥了攥,展示给镜头。
“看,这些就是我们制作绳索的原材料了,它们的韧性非常好。”
“把这些分离出来的纤维束分成小股,让它们在篝火旁,慢慢晾干就好了。”
趁着这段时间,我先把芦苇收集起来。
林予安没有带着摄像机,来到芦苇生长处将芦苇砍倒后,用空间运回庇护所,开始细致的整理。
清除芦苇秆上多余的叶片,只留下光滑的茎秆。
芦花则被他小心收集起来,作为火绒储备。
当柳树纤维束基本干燥,但还保留一丝恰到好处的柔韧时,芦苇收集处理的工作也差不多完成了。
林予安开始了他核心的搓绳工作。
他盘膝而坐,面前放着一堆淡黄色的纤维束。
取过一小股柳树纤维,末端蘸湿,对着镜头道:“湿润能增加摩擦力,更容易搓合。”
将纤维束放在大腿上,右手手掌平压在中段,用力向前推送并搓揉。
每一次推送,都带着旋转的力道,迫使纤维互相缠绕。
“这个技巧的关键在于持续朝一个方向搓揉,并保持压力。”
“随着手掌的搓动,纤维会变得紧实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意勾画渔火钱江 作品《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第38章 升级庇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