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在抵达的第二天,林予安就已经在这片冰封的土地上,初步的站稳了脚尖。
蛋白质有海岸的贻贝,碳水化合物有湖边的宽叶香蒲根,维生素有岩蔓越橘,拉布拉多茶和云杉针叶。
但是他的挑战,也才刚刚开始!
今天的任务完成度很高,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只能等待着明天上午的低潮期,继续去赶海!
第三天的清晨,先去检查套索陷阱,但是今天的运气差了点,一无所获,陷阱也没被触发。
快到了当天的低潮时间后,林予安再次出发。
这一次,他没有满足于第一天的小丰收,而是背上了他的登山背包。
沿着海岸线向更远更崎岖的,一块延伸入海的巨大黑色礁石岬角探索而去。
他对着胸前的gopro,一边退潮后的滩涂上小心行走,一边解释:“通常来说,地形越复杂水流越湍急的地方,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因为流动的水能为它们带来更丰富的食物和氧气。”
他很快就验证了自己的判断,这里的贻贝不仅数量比昨天更多,个头也普遍大了一圈。
除了贻贝,他又有了新的发现。
在一块巨大的礁石侧面,那些被海水保护得很好的区域,他发现了一些紧紧吸附在上面的锥形的贝类。
“帽贝。”他将镜头对准这些小东西。
“这东西吸附得非常紧,你需要用刀,从它的壳和岩石之间,快速地用力地撬一下。”
他拿出那把大马士革猎刀,将锋利的刀尖精准地插入帽贝与岩石之间那微小的缝隙,然后手腕用力一别,“啪”的一声清脆声响,一只比硬币稍大的帽贝应声脱落。
他用刀尖挑出里面橙黄色的、如同鲍鱼般的肌肉,在海水里涮了涮,擦去沙砾,直接放入口中。
一股极其浓郁的,带着一丝韧劲的鲜甜,混合着海水的咸味,瞬间充满了他的口腔。
“非常棒的蛋白质来源,味道很像生的扇贝柱,而且是最高效的能量补充剂。”
在另一处更深的、布满了墨绿色海藻的岩石缝隙里,他还找到了几只体型不小的海螺。
他从岸边折来一根细长而坚韧的柳树枝,将一端削尖,将树枝轻轻地探入缝隙,精准地刺入海螺用来移动的足部肌肉。
海螺受痛,吸盘瞬间松开,他轻轻一勾,一只完整的海螺就被带了出来!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意勾画渔火钱江 作品《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第158章 天然海鲜暂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