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后墙的基座木,现在轮到侧墙,以及那个至关重要的拐角。
他从剩下的七根木材里,又挑选出一根同样笔直的,用同样的方法削平了底部。
然后,将其横向摆放在后墙原木的末端,形成一个“l”形的交迭。
现在,他需要在上面这根侧墙原木上,开一个半圆形的凹槽,让它能像马鞍一样,完美地“骑”在下面那根后墙原木上。
但这需要绝对的精确,在没有现代测量工具的情况下,最好的工具,就是复制自然本身的形状。
他找到一根y字形的细长树枝,将两端削得尖锐无比,然后涂抹上木炭,再用一小段细绳将树枝的两脚略微张开后紧紧缠绕固定。
一个开合角度固定的简易划线器就诞生了。
他半蹲在地,身体压低,视线与两根交迭的原木齐平。
他将划线器的一只尖脚向下,紧紧抵住下方原木浑圆的侧面。另一只尖脚则向上,用尖端轻轻地刻在上方原木的底部。
然后,他的身体开始移动,左手稳稳地控制着划线器,让下面的那只脚沿着下方木头的轮廓平稳地滑动。
这个动作,带动着上面的尖脚,在上方原木的肚腹上,同步地划出了一道清晰的墨线。
当他从原木的一头移动到另一头,一条完美的半月弧线,便被精准地复刻了出来。
“这就是我们要切割掉的部分。”
他先用斧子,沿着弧线的外侧,小心翼翼地砍出一排细密的v形切口。
这不仅是为了确定开槽的深度和边界,更是为了释放木材的应力,防止后续用锯时导致木料从不该开裂的地方裂开。
然后,他拿出那把值得信赖的手锯,沿着弧线的两端,垂直向下锯。
“嘎吱嘎吱”
锯子在木头中艰难而稳定地行进,锯末像黄色的雪花一样纷纷扬扬。
当两道锯缝都达到了弧线的最低点后,他再次换上斧子,将两道锯缝之间的木料,一片片地凿掉。
当凹槽被基本清理干净后,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力,将这根加工好的侧墙原木的一端抬起,对准下方那根后墙原木的末端,然后用力地放了下去!
“咚!”
一声沉闷而厚实的撞击声响起!
两根巨大的原木,以一种令人极度舒适的方式,严丝合缝地咬合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意勾画渔火钱江 作品《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第165章 中鱼!海降型溪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