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唤醒”处理的香蒲叶,开始进行最考验技巧的侧壁编织。
先将一根宽大的香蒲叶对折,夹住一根立柱,然后像编麻花辫一样,将两股叶片一前一后地,在立柱之间交错穿行。
他的手指灵活地翻飞,庇护所内,只有壁炉中木柴燃烧的“噼啪”声和他手中香蒲叶摩擦的“沙沙”声。
这是一种宁静而充满创造力的氛围。
他没有采用捻绳那种更耗时的方法,而是直接用单片或双片叶子进行快速编织。
他不在乎外观是否绝对规整,只追求速度和结构的紧密。他不断地用手掌将编好的部分向下压实,确保每一层都紧密无间。
一个半小时后,一个造型古朴、充满了原始美感,并且异常坚固的大号香蒲编织筐,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搞定。我需要两个这样的筐子,用来存放那些贻贝。”他举起这个成品,对着镜头展示。
他没有停歇,立刻又用同样的方法,开始制作第二个。
当两个大小相近的香蒲筐都完成时,天色距离暗淡还有一段时间。
紧接着,他立刻拿着登山背包前往暂养池,开始了他今天下午最艰巨的任务,他打算将暂养池里那几百斤的贻贝,全部运回庇护所。
下午雪已经停了,林予安来到那个已经飘满碎冰的暂养池边,用拌线和树枝自制的“漏勺”开始进行打捞。
一捧捧湿滑的贻贝捞起,装进他带来的巨大背包里,背包很快就被装满。
然后,他将沉重的背包奋力甩上后背,然后迈着沉重的步伐,向着庇护所艰难地跋涉。
这段路不长,但在雪地里负重前行,每一步都极其耗费体力,他的双脚在雪地里陷得很深,呼吸也变得粗重。
回到庇护所,他将背包里的贻贝“哗啦”一声,全部倒进了一个新的香蒲框里。
然后,他甚至来不及喘口气,就立刻转身,再次走向暂养池。
如此往返了好几次,终于将两个储物框装的满满当当。
他将这两个“粮仓”搬到庇护所外,就放在门口墙边,以便于他随时观察,他要防备各种小动物。
暂时解决了食物储存的后顾之忧,林予安的注意力,立刻转移到了早上巡视时发现的另一个致命问题上,陆地陷阱的失效。
他回到庇护所,一边更换那副已经冻硬的备用手套,一边对着镜头严肃地说道:“仅仅依靠海产储备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意勾画渔火钱江 作品《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第168章 暂养池与陷阱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