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目光专门寻找那些页边角处的“私人吐槽”。
这些随性的文字,比任何数据都更能勾勒出一个鲜活的灵魂。
他看到在一页记录着设备故障的笔记旁,麦柯画了一个小小的,哭丧着脸的可爱小人,旁边写着:“去你的,热力循环泵!你是不是就喜欢在零下三十度的时候罢工?我发誓,回去就用锤子把你砸成现代艺术品!”
林予安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他甚至能想象出她一边跺着脚哈着白气,一边用冻得通红的手指,愤愤不平地在日志上写下这句话的可爱模样。
他用自己的指尖,轻轻拂过那个哭丧着脸的卡通小人,仿佛能感受到纸页下残留的、属于另一个时空的温度和情绪。
他又翻到一页,这一页的上半部分,是用一种极其工整、严谨的字体,详细记录着某种磷虾在不同盐度梯度下的趋光性反应数据,表格一丝不苟,连小数点后的位数都完全统一。
然而,在这片严谨的记录之下,麦柯用她那截然不同、带着飞扬笔锋的潦草字迹,写下了一句评语。
“坚持认为我们只需要记录数据,但我偷偷观察了17号样本足足十分钟,它一直在试图用它的附肢去‘挠’玻璃壁,像一只笨拙的小狗。这些小家伙看起来比有趣多了。”
林予安不禁笑出声,他几乎能瞬间勾勒的形象,一个严谨到近乎刻板的科研人员,或许是她的同事或上级,眼里只有数据和流程,而完全忽略了科学背后那些生动有趣的细节。
而麦柯,显然是那个会在枯燥的数据背后,发现生命闪光点的灵魂。
林予安能想象,当她兴致勃勃地和分享“磷虾会挠痒痒”这个发现时,得到的可能只是对方一个不解甚至带着一丝责备的眼神,以及一句“这和我们的研究课题无关”。
于是,这句吐槽便应运而生,这个叫的倒霉蛋,大概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无趣竟然被记录下来。
林予安继续翻着日志,他甚至找到了一处用铅笔画的、极其简陋的四格漫画。
第一格是她兴高采烈地钻探冰芯。
第二格是冰芯样本意外滑落。
第三格是她惊恐地伸手去抓。
第四格,她趴在冰面上,对着一个深不见底的冰洞,头顶冒出一串愤怒的符号(#%&*!)。
简单几笔,一个工作时充满热情、偶尔又有点冒失和抓狂的年轻科学家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意勾画渔火钱江 作品《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第188章 无声的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