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怀疑的摸着下巴,看着眼前的父子俩。
话说李文忠也是武将,身上有肃杀之气这很合理,年纪也差不多对得上。
可这李景隆,洪武十五年应该还不到二十岁吧,这也太老了,难道太祖实录上记错了。
太祖实录是陈林其中一个月的工资奖励,详细记载了洪武年间所有事情,加班奖励是洪武年间所有科举考题。
只是洪武初年大明新建,朱元璋只在洪武四年举办过一次科举,就因长期动乱加上元朝隔绝了近百年的科举,这一科录取上来的读书人水平太低,根本不堪使用。
朱元璋多方考虑,决定暂停科举。
期间更是因为地方大地主暗中阻扰和一些割据势力未平,地方官大多数还是以元朝旧制实行推荐制度,直到洪武十八年才开启第二次科考。
而陈林家族作为婺源县大族,在洪武十四年,年仅十八岁就被家乡地主联名推荐为官,这才有了去年走马上任句容县令的事情。
所以这科考题目对他而言就显得可有可无了。
“呃...下官见过曹国公,见过李公子。”
“只是李公子你这长相是不是着急了点,下官奉劝李公子,夜生活虽然有助人口发展,但您这...还是控制下吧。”
朱标无语,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怼回来了。
三人重新落座,朱元璋直接开口质问:“你一堂堂县令,和商人走的这么近,就不怕背上官商勾结的骂名吗?”
“国公您言重了,下官只是想发展经济,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您看看楼下繁华景象,下官自认自己干的还行,就算千古一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当朝皇帝陛下他老人家亲临,下官也是这么说。”
马屁,这绝对是马屁。
一旁的毛镶狂撇嘴,可朱元璋却很受用,笑眯眯的接下了这记马屁。
这小子竟然认为咱是千古一帝,咱有到那个高度吗?
可他却依旧板着脸:“说的好听,谁不知道商人不事生产,只会倒买倒卖哄抬价格发国难财,对社会毫无益处。”
“此言差矣。”
朱元璋和朱标调整了下坐姿,打算看看陈林能说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道理。
“商人很会赚钱对吧。”
“那他们赚钱要纳税,赚的多交的多,这也没错吧!”
朱元璋父子俩同时眼睛一亮,似乎也抓到了重点。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黄 作品《大明,我和朱元璋合伙做生意》第6章 客栈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