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陈林。
这小子还是一如既往地聪明,问题一到他手里就能完美解决。
“行,那这新的水泥厂和水泥路你不用管了,由朝廷主持修建。”
陈林耸耸肩,正合我意,不过...
“陛下,这水泥生产技术的转让,您是不是该意思意思?”
朱元璋回应他的是后脑勺。
......
朱元璋一行人完成了此行的目的后就回去了。
陈林三个月守孝期也很快到期。
在坟前拜别便宜老爹陈建后来到金蝉村,以族长的身份下了一道命令。
让他们好好照看自己种下的玉米红薯和辣椒,族老们听到两种粮食的产量后都是不信。
陈林也不多做解释,就说收获后你们自己看着办,种不种随你们。
至于辣椒,就随他们了。
然后留下两种粮食的种植方法就离开了。
......
回京的队伍中,多出了三十个多妇人。
她们都是士兵们在婺源地区凭本事娶的媳妇。
金蝉村族老更是将村里的三十名半大小子托付给陈林,让他带着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这人力资源陈林自然不会拒绝,而且还是同心同族的自家人。
而且自己想要实现心中那个目标,也需要这些自家人的帮助。
于是,一行将近二百人的队伍,就此踏上了回京之路。
陈林离开的这三个月,句容县跟京城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燧发枪在钢材量产的支持下,开始了批量生产。
要不是枪管需要车床的加工,而车床只有一台,限制了生产速度,或许燧发枪都已经普及整个京城神机营了。
朱元璋之前答应的三千人口也已全部兑现,全部安置在钢厂厂区,现在正在抓紧建设二号炉跟三号炉。
有了一号炉出产的钢材加持,如今的钢厂充斥着一股浓厚的工业革命气息...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黄 作品《大明,我和朱元璋合伙做生意》第64章 各怀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