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官员听不过怒声呵斥道。
那王大人斜着眼角,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不屑的冷哼道:“老夫身为朝廷的官员,看不惯某些人的做法,难道不能够说么?”
“你们做事的本事不知道怎么样,阻塞言路的本事倒是厉害的很啊。年轻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这位王大人那副长辈教训晚辈的口吻,让年轻官员极其反感,对客厉声反驳道:“本官可没有阻塞言路的意思。”
“但是英王殿下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敢问这位大人,你说大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您是亲眼去大同见过,还是见过大同来的百姓呢?”
这位王大人自然不可能去过大同,更不可能见过大同来的灾民。
一时之间,竟然被问的有些哑口无言。
顿时恼羞成怒的道:“本官没去过又如何?就算本官没去过,也知道大同百姓现在生活的怎么样。”
“六两银子的粮价,普通百姓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也就买个两三石的粮食。”
“这点粮食,一个人果腹尚且不够,更何况一家人?”
“没有粮食,百姓靠什么生活?”
“英王殿下将粮食定在如此之高的价格,这根本就是虐民之举。”
“如果如此高的粮价,百姓们还能安安稳稳的活着,本官现在立刻就上书致仕回家。”
这话说的,也算是掷地有声,周围不少的官员竟然小声的喝起彩来。
“说的好!”
“王大人,真是我辈楷模啊。”
“英王殿下这事实在是太过胡闹了,只是有地下护着,谁也拿他没有办法。”
“英王殿下胡闹不要紧,只是苦了大同的百姓们。”
年轻官员气得满脸通红:“王大人,你不懂就不要瞎说,英王殿下此举实行的乃是管子的衡山之谋。”
“目的就是以利诱之,让那些商人自己主动往灾区运粮。”
“而且根据朝廷现在的统计,目前运到大同的粮食已经高达五十万石,这些粮食如果由朝廷来运送,这么短的时间根本就运送不到。”
“在那种旱灾之下,银子难道还会比人命更加重要吗?”
王大人轻轻摸着自己的胡须,一副过来人的模样,轻笑道:“这点本官从来没有反驳过,但是这位大人粮食再多,百姓吃不起又有什么用?”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墨色江南 作品《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第四百九十六章 朝会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