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热烈过后,整个应天府也渐渐朝着原先的轨道继续前行,百姓为了生计奔波忙碌,朝廷官员上传下达,参加朝会、处理国事
继续生活下去。
是在何时何地、什么朝代都相似的旋律。
不过。
大年初四晚上,由大明皇朝新帝,当今的开乾皇帝发下来的彩头,两道考题,倒是让这份开始逐渐散去的热烈,继续维持着余温。
接下来的日子里。
无论是朝堂官员,还是应天府的百姓、喜欢谈史论政的秀才、举子都在围绕着劣币驱逐良币、通货膨胀等等话题议论深思。
对于这两道考题的答案,朱允熥倒也不那么着急。
毕竟,这些在后世算不得难以理解的理论,都是中间相隔数百年之间,那些天赋异禀、观察力极强的经济学家们总结出来的。
而他的只是给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最终答案。
他也不确定这重赏的鱼饵,能不能钓上鱼儿。
接下来,只耐心等着就是。
所以。
朱允熥也只是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如同之前一样,按部就班地处理着偌大国家机器的诸多朝政而已。
在热烈的开年气氛之中,有人马带着消息出应天府,也有人马带着消息进了应天府。
是夜。
秦淮河畔熙熙攘攘,还是一贯的繁华热闹,河岸边一排排白墙灰瓦、古朴肃穆的徽派建筑,到了夜晚,也依旧被多如繁星的灯火照亮。
琳琅满目的奢华商铺,摩肩接踵的行人,穿梭于其中的,皆是锦衣华服者与应天府其他隐入黑夜的街道、巷道俨然如同两个世界。
而最令人侧目的,则是飘荡在秦淮河河面上的丝竹管弦之声、言笑晏晏之乐——画舫里,有好看的姑娘、绝色的花魁、一掷千金的贵人,秦淮河水面上波光粼粼的倒影,映照出好个纸醉金迷。
在诸多大大小小的画舫之中。
一名锦衣华服,看起来五六十岁的年纪,须发依然显出些灰白的男人搂着怀里年方二八的美貌女子,将自己杯中酒水一饮而尽,笑着吆喝道:“来来来!都喝都喝!今儿个爷请客!”
“老张,够大气的啊你!”
此间另外两名与他年龄相仿的男子手里,也各自搂着画舫里的漂亮娘子,开怀大笑地应声道。
他们身上穿的虽是华服,却并没有显露什么身份特征,画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生椰拿铁yyds 作品《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第503章 年后,余温,酒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