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大明皇朝离开了自己就不行。
这是一种无形的包袱。
如今,他则暗暗地觉得,自己身上那无形的重担,仿佛渐渐被人移卸了下来——是一种真正的如释重负。
朱元璋负手前行,嘴角默默噙起受不住的弧度。
他知道这个真正替自己移开身上的包袱和石块的人就是朱允熥、是自家大孙、是大明的皇帝。
他渐渐真的放心了许多。
甚至已经有种,潜移默化的老有所依的情绪在心里蔓延滋生出来——有事儿大孙扛着,有难题大孙顶着。
及至翠茗楼。
“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亩产三千余斤的粮食陛下居然也给咱弄到了?”
“坚持找了十年!更是为了将这祥瑞培育出足够多的种苗,宁愿背负诸多骂名别歘他心里,是真的装着咱们所有人的!”
“这么说再用不了多长时间,咱都不用担心会什么时候被饿死了!?我这不是在做梦吧!?”
“当然不是了!没听翠茗楼里那个从京城带报纸和消息回来的人怎么说么?整个朝堂上的大官儿们都自发站出来替陛下证明此事呢!就连之前多次对陛下不满的谏臣们,也是如此!”
“如今已经开春了,便忘了去年冬天怎么过过来的么?陛下何曾骗过咱?要不是因为当今的开乾皇帝,咱这群人里,指不定谁就在去年冬天给冻死了!”
“当今陛下本就至仁至善,为咱黎民百姓想着哩!”
“”
当朱元璋和陆威到达翠茗楼周围一带的闹市区之际,从应天府传来的消息、报纸早都已经在大街小巷里传了开来。
耳边熙熙攘攘的声音,比以往要吵闹了不知多少。
只能听得此起彼伏的议论声、慨叹声、庆祝声、哭泣声等等等等,大街小巷好似一锅沸腾的热水,热闹过了头。
整个北平城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与应天府等南方一带的百姓不同,北方这边的百姓去年是实打实地因为朱允熥的一连串操作,而受到了切身的好处,相比于南方的百姓来说,他们心里本就感念着朱允熥的恩德都不用过多的确证,便愿意去相信这一份由朝廷发布的报纸。
在一些人看来。
自己现在能活蹦乱跳地在这里举手欢庆,还得多亏了当今这位开乾皇帝让他们过了冬,这是救命之恩。
陛下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生椰拿铁yyds 作品《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第669章 洪武大帝?不,补刀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