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就撂下了筷子不肯吃的,家里为这个就换了几个厨子。之前太子也曾说过,说周家武将之家怎么养出这般娇气的子弟?再说吃鱼,哪里没有刺的?除非是那海鱼,浑身就一个骨架子,刺少,可那东西这时节不容易有.....”
郑妈妈见她说起先太子的时候,没再有什么大的情绪起伏,心下略宽松。
这也得亏周锦绣,先太子逝后,他见府内众人小心翼翼,不敢在周氏面前提先太子,周锦绣就直楞楞地:“干吗不提,得提,多提提,提得多了,也就不那么伤心了。”
别人自然不敢,周锦绣自己率先提,想起来就挂在嘴边说,渐渐地,果然,周氏也没有那么伤心欲绝了。
郑妈妈主仆二个边说边向厨房走去。
司昭今日一早去了城西崇文门市,司昭和林小妹两个还是去得有些晚了,好地方都叫人给占了。集市上,金玉珠宝、外国珍奇、茶叶、瓷器什么的,应有尽有,俩人夹在卖等灯笼、风车的一处,找了个地方,摆开了摊子。
小妹卖的是缠花,她自己做的。用丝线在铜丝上扎成,她自己头上插了好一脑袋的花,桃花、山茶花,艳艳地插着,招揽顾客。她卖力地吆喝着,吸引了不少小丫头。一支桂花,卖5文,山茶花,卖8文。小丫头买完花,身边的大人又被司昭的年画吸引,围着挑选。
一上晌,俩人陆续卖了些东西出去。瞧瞧剩下的,掏了带来的饼子开吃。小妹很是开心,拿了二文钱去隔壁摊子买了一根糖人回来坐着舔着吃,又怂恿司昭也买一根吃,说味道不错。司昭摇头,说不爱吃。
小妹就随她,自己坐在一旁,珍惜地一点一点地舔着吃。生怕一下子给吃完了。糖猴子手舞足蹈,在阳光下亮晶晶地,司昭低头画画。林小妹是个能吆喝的,和她一起出摊,省却了招揽顾客,她只管坐在那里埋头画画就好。
下晌收工,小妹要司昭陪她去老宋布庄扯一块花布,要做一件袄子,要同双喜一样的花袄子。司昭今日准备去灵春坊那一带打听,俩人搭伴一起走。
小妹从小包袱里掏出了一个布包,打开来是烤得发黑的一个红薯。她从家来带来做午饭的,今日没有吃完。她掰开分了司昭一半,俩人边吃边走。一路行来,入目皆是青砖高墙,油漆朱门,只看见那挑出来屋檐掩映在高大的树木之中,更有这家蒙灯笼的用的都是光亮的绸缎,轻薄、透亮,寻常富户人家女眷拿来做衣裳外边的一层罩衣,这家竟然这样大方地拿来糊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