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眼力也算是有了。
他注意到夏洛克重心下沉,动作变得异常精炼,并且还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蓄势待发的力量感。
“巴顿术的创始人是英国人爱德华威廉巴顿。
巴顿先生在日本神户工作期间,深入研习了神传不动流柔术和讲道馆柔道等日本武术。
1898年,他回到英格兰,决心将自己所学的东方武术与西方武术相结合,创造一种新的格斗术。
随后他声称自己发明了一种新武术并以自己的姓氏为之取名为巴顿术,在英国努力推广。
敬爱的巴顿先生后来一直致力于临床医学,尤其是热,光和辐射治疗方法的提高和革新。
他在后来甚至使用巴顿术这个名字来涵盖他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
经过巴顿先生的高度精密化,巴顿术可以说是融合了英式拳击、擒拿术以及一套特有的防御和攻击技术。
它注重实效的哲学理念,是一种实战性极强的徒手格斗体系。
技术特点包含了打击技、武器技巧、缠斗技等方面。
其中打击技包括来自英式拳击的拳法,如用双拳进攻对手面部、腹部。
前手拳还能阻挡进攻、控制敌我距离。
腿法则吸收了法国萨瓦特的各种低踢,尤其是标志性的蹬踹,可重创对手膝盖。
鞭腿则以中段攻击为主,较少使用高鞭腿,以防被对手抓住破绽。”
夏洛克一边解说,一边做出几个动作示范。
“在武器技巧方面,巴顿术选择了法国藤杖术作为棍术的主要技术来源。
包括远距离抽击对方眼睛、手腕等部位。
利用棍尖戳击腹部、喉部等脆弱部位。
以及利用棍身进行格挡防守、施展绞技等。
此外还有使用衣服、手帕等迷惑对方视线的技巧。
说起来,我在一年级的时候跟斯莱特林学生在看台的那次较量,其实已经是不自觉利用了纳威的蟾蜍,使用了巴顿术的技巧。”
说完这些,夏洛克又恢复了平常的站姿。
“打个比方,如果说之前的拳法是唤醒沉睡力量的钥匙,那巴顿术则是高效运用这股力量的精密工具。
夏威夷的教官是这方面的大师,他在三分钟之内就打败了几个普通程度的壮汉,这次学习很值得。”
原本还在研究烟灰的小天狼星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