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趁这个机会再去找厂领导试试口风。
“夏工,你先别着急,我去把情况跟于副厂长汇报一下,看看能不能解决车间工人少的问题,不能因为这事儿耽误了生产。”
“好,我也去跟董副厂长汇报情况。”夏振声点头答应。
因着这一趟只是两个车间主任的私下沟通。
所以夏振声没待多久,就起身告辞,回去找董江潮复命去了。
陈露阳坐在办公室,顺着门缝打量着卖力工作的项国武。
项国武能力强、技术硬,是个生产好手。
按理说,这样的人才是应该重用的。
不过嘛,陈露阳记仇。
这老小子一个多月不上班旷工在家呆着,摆明了有瞧自己热闹的心思。
现在就算乖乖主动回来了,陈露阳也得晾他几天,让他收收心气!
如果项国武能认清现实,在车间跟自己好好干,那陈露阳就既往不咎好好跟他处。
但这哥们儿要是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陈露阳就把他踢出车间,绝不给自己留祸害!
当天下午,厂长办公室里又骂起来了。
“年底厂里又来了一批小汽车的订单,减震器的制作必须保证数量。”
于岸山态度十分强硬:“真金白银的订单压在这,现有的车间生产只能保证勉强供应,根本分不出多余的人数去研造飞升车间的东西!”
董江潮板着脸:“部里对于咱们生产直升飞机的进度已经催促几次了!”
“之前我们没有技术,又受橡胶厂的制约,没办法生产减震器。”
“现在既然技术到位了,硫化剂也到了,就应该全力以赴的全面铺开工作,尽快将零部件都造出来!”
王轻舟看着一左一右唱戏似的董江潮和于岸山,摘下眼镜无奈道:
“你们俩到底要说什么?”
下午刚一上班,这两个老冤家就敲开了自己办公室,坐着就开骂。
王轻舟听了小半天,总算是听明白咋回事了。
于岸山道:“车间现在人手不够,我建议再给橡胶车间调来50人作为补充。”
董江潮马上回答:“我同意。”
王轻舟乐了:“行啊,人从哪出?”
难得老于和老董一起同意的事儿,他没理由卡着。
瞬间,董江潮和于岸山不吱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