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小汽车使用的轮胎是从我意大利直接运过来的轮胎。
轮胎规格偏向于城市道路使用,胎壁较薄,所以在国内这些非铺装路面上震动感就很明显。
要想解决小汽车的震动问题,还要从轮胎这里进行一番着手改进,设计出适应本土化的轮胎才行。
曹青杭点点头,刚要开口,就听陈露阳的声音响起。
“曹工,咱们是不是还可以考虑在悬挂系统的多个连接部位增加橡胶衬套?”
陈露阳看着小汽车,开口道:“这些衬套可以有效吸收震动,并减少路面对车身的冲击传递。”
橡胶车间一天天弄得就是减震器和橡胶这些东西,
一提到震动,陈露阳自然而然的就想起来橡胶减震。
“行!”
曹青杭点点头。
“陈儿,那轮胎还有橡胶衬套这块你负责一下,看看能不能弄点东西出来。”
陈露阳点头:“放心曹工!这事儿我回去就和工人们商量研究。”
说完了轮胎、弹簧和橡胶衬套这些事情之后,
曹青杭有些严肃:“剩下的就是悬挂系统了。”
马达加斯加听到“悬挂系统”,眼神微微眯了起来。
目前的悬挂系统在前后配重上更适用于欧洲轿车,也是意大利非常引以为傲的一套系统。
但是省机械厂的小汽车车型重心、重量分布有所不同,前悬挂需要更强的支撑性以防止刹车时车头下沉过多。
而且由于国内的路况复杂,特别是在载物或载人时,后悬挂需要更好的缓冲能力。
这么一强一软之下,悬挂系统就要重新做调整了。
上一次试车的时候,
曹青杭和融入车间的技术员们已经就这个问题跟马克波罗波和马达加斯加他们进行了研究。
但是这些意大利人对于自己的悬挂系统实在太自信了。
话里话外全是对自己悬挂系统的保留,导致省机械厂他们只能先暂时将这个议题搁置。
但是今天这个问题是不行了。
“我认为现在小汽车的悬挂系统太硬了,不适合我们本土的道路状况,需要重新做一下调整。”
曹青杭终于不在拐弯抹角,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眼看着半年的时间都要过去了。
省里和厂里都等着他们的人小汽车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