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的错到了姜峰的笔记本上。
听到这话,
陶润泽、潘玉他们几个人坐不住了。
“哪写错了?我瞅瞅?”
吴德辰趿拉个布鞋,手里拿着一个刚抄完的笔记,跑过来去看。
“这里。”
陈露阳指着笔记本上,看了看又指出另外一个错误。
“还有这句:priceelasticityistheslopeofdemand.”
张栋梁站在旁边纳闷道:“这句没毛病啊?连老师说需求曲线的斜率是弹性来着。”
陈露阳没急着答话,从抽屉里拿出一支铅笔,俯身在那行字底下写了一行更正。
然后一边写一边解释:
“你看啊,这个priceelasticity,其实是‘价格弹性’,它真正想衡量的,不是那根线有多陡,而是——当价格变化时,‘需求量变化的比例’。”
“萨缪尔森书上说得清楚:弹性测的是反应程度,不是几何的斜率。”
“你比如说,香烟价格涨一毛,结果买烟的人少一半,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家对价格特别敏感,那弹性就大。但这不是线陡不陡的问题,是‘比例’的问题。萨缪尔森原书里写得很清楚: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所以,它不是slope——不是几何意义上的斜率。而应该是elasticity,或者更完整点说是priceelasticityofdemand。”
旁边潘玉忍不住问:“你咋知道得这么细啊?”
陈露阳羞赧的看了潘玉一眼:“我刚刚在图书馆里翻了点书,看了看原版教材。”
说着,陈露阳从书包里掏出了从图书馆借出来的经济学,给大家看了看刚刚自己给姜峰笔记改的英文。
“原版?”潘玉愣了一下,“连老师上课拿的那本英文原版教材?”
瞧着陈露阳点头的模样,姜峰一脸难以置信:“那玩意全是英文!你能看懂?”
“也没全懂,理解的时候也有点难。”陈露阳认真开口:“幸亏图书馆里专业词汇字典比较全,要不然不理解术语的话,理解理论还是要费点功夫。”
“这不是不难的问题啊兄弟”吴德辰扶着脑门,看着寝室里岁数最小的陈露阳,忽然有点头皮发麻。
“咱连英汉词典都翻不明白的,你居然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