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忍不住开口:“小陈,那台机器是t616??”
“眼神可以啊。”陈露阳一脸骄傲道:“t616,卧式落地车床,苏联克拉斯诺达尔产,昨天刚从军工系统废品站拉回来。”
“废品站?!”
潘玉愕然的看着陈露阳,嘴巴都张大了。
“对!昨天刚从军工系统的废品站里抠出来的,三台,全套的。”陈露阳一脸骄傲。
“哪个废品站?这好东西我们怎么不知道!”潘玉的声音都有点急了。
陈露阳顿时一脸神秘:“那不能告诉你,要不然你们机床厂该跟我们抢了。”
潘玉:
“你也别觉得吃亏啊,”陈露阳接着道:“这几台机器都带病号,得先修好才能用。”
潘玉仿佛看到大宝贝一样看着这三台机器。
他走上前,绕着主机床走了一圈,又弯腰看了看导轨和床身连接点:“轴承口没跑偏,尾座没崩,床身整体没变形虽然有点毛病,但骨架在。你是真掏着宝了。”
“就这套设备,要是能修好,调到八级精度以下,不光能试标准件,日常那些异型转接头、护套、垫圈、支架都能自己造!”
陈露阳美滋滋的听着潘玉的话。
要不说潘玉识货呢!
当初要不是冲这些原因,他才不会拿出小裤衩里的私房钱买呢!
潘玉是个老车间出身。
上学之后天天不是教室就是图书馆,手里不是拿书就是拿笔。
今天好不容易又看到车间,那真是忍都忍不住的拿起扳子,手痒技也痒的跟着左琢就去修机器去了。
这一举动都给陈露阳整不会了。
这成啥了!
说好的请同学过来看看自己厂子,大家吃点饭高兴高兴。
怎么来都来了,还干起活了。
其他人也不懂机械,不好贸贸然下手。
就只好跟在陈露阳的身后参观,看看这个瞧瞧那个。
“老陶老吴,瞅瞅我们的车!”
陈露阳热情的将两个人领到车间靠东边的位置,一辆盖着半幅帆布的小汽车正架在举升支架上。
“这就是你们厂的小汽车?”陶润泽眼睛一下就亮了,迈步凑近了点,围着车身走了一圈。
“对。”陈露阳道:“这是我们省机械厂第二代面包车,去年年底刚投产的。车架比头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