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您先忙,我去送邀请函了。”
陈露阳笑着跟梁仲维挥手,按照老头的提示,沿着小路走到了歪脖子杏树的那家。
等他敲门进去的时候,张崇善正在屋里听戏曲写东西。
知道陈露阳是来送邀请函的,
张崇善还挺热情的把他迎进家里坐一坐。
“老师,有件事需要麻烦一下。”
陈露阳客气道:
“学校需要对您的讲稿进行审核,您方便把讲稿给我一份,让我带回去吗?”
“方便方便,已经准备好了。”
张崇善拿出一个大信封袋子递给陈露阳。
“谢谢张老师。”
陈露阳客客气气的接过信封,小心的将讲稿放回包里。
虽然这次请来的是中科院的研究员。
但张崇善向来以“改革派”著称,观点锐利,风格犀利。
学校那边对这类讲座格外谨慎,讲稿必须提前审,确保不出现任何“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
送出了邀请函,
陈露阳跟张崇文告别之后,没回学校,而是拐弯回了修理厂。
一进屋,他把张殿才和张楠帮忙制图的事情一说,整个汽车修理厂的人顿时就炸了。
“太好了!”
张国强第一个拍大腿,“还得是小陈主任,这北大真不白上啊!”
“说好找人画图纸,扭头就把北大的老师请来了!”
刘康文也激动道:“是啊!关键你找北大的老师画图纸,他省心!”
“等到时候零件做好,咱们修车的劲儿都能省一半。”
陆局也忍不住夸奖感慨一句:“还是小陈主任有本事!”
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句地夸奖,
陈露阳倒是没有太高兴。
“现在图纸是搞定了,但问题也来了。”
“咱们修理厂车床精度不够,没有冲压设备,这些标准件根本做不了,必须找外头厂子合作。”
话一出,屋里顿时安静了一瞬。
陆局神色一正:“小陈主任,你有什么打算?”
“我听说片儿城西北角那片有不少以前是‘三线转移’留下来的配套厂。厂子黄了,但人和设备还在。我打算去那一带转转,挑一家能干活、靠得住的。”
张国强当即站起来:“我跟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