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调设备过去,除非先把实验室拆了。
实验室这边正犯愁呢,陈露阳那边倒是很乐观。
“这根本不叫个事儿!”
陈露阳一个电话摇给了修理厂,让陆局他们去西客站和废品站看看,能不能搞来一节废旧的火车车厢。
他记得清楚,
之前他去废品站买苏联的那台旧机床的时候,就在那看见一个废弃的火车车厢。
这种火车车厢钢板厚,底架结实,非常适合做实验平台!
厂里的张国强、谭松仁和刘康文全是钳工、焊工的好手,真要干起来,改造车厢那是小菜一碟。
没想到,当天陆局那边真就折腾回来一节车厢!
张楠画图纸,
张国强他们把车厢底座割开,内侧焊上钢槽,外部加固支架。
又把旧吊车上拆下来的卷扬机系统接到电机上,用废车床的尾座和两截活塞杆,凑出了一套“水平加载臂”。
短短三天的功夫,就在修理厂的后院搓出了一个土法上马的金属疲劳试验台。
虽然“土台子”,但是该有的功能一样不少:
能调角度,能跑载荷不说,
平台底下还安了个老式机械闹钟,接了弹簧钢针,画出来的负载波形清晰可用!
实验装置这边搞得热火朝天,林启明那边也没闲着。
他和几位学生像仓鼠搬家似的,一趟趟把工具、夹具、材料,从力学楼往修理厂挪。
而陆局则奔着另一件大事——牌匾!
这可是北大力学系的校外实验点,
必须要弄个牌匾挂在门口,让街坊邻里,所有来修车的人都瞧见才行!
于是他托了西客站口那个卖蹦爆米花的哥们儿的三姐夫介绍,帮忙牵线到一家做木活的小作坊。
双方是又唠嗑又谈人生又讲价,
最后硬是把一块描金杉木匾谈到12块钱成交!
修理厂一夜之间就变了模样。
原本油污斑驳的院子,如今有了牌匾、有了台架、有了学生来来往往,一下子就有了点“机械研究所”的影子。
一切准备妥当,
现在就等小陈主任周日从学校回来。
挂牌,亮相,正式开张。
而此时,
小陈主任正在北大的理教楼阶梯大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