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技校得坐307路转一段步行,比较远。”
“丰南技校在纺一厂附近,绕一圈能骑车到。”
“你要真赶时间,先去丰南。”
“不过”
写完第一封时,
张殿才开口:“你也别抱太大希望。”
“技校也有自己的实习安排,刀具、工时、件数、容差都是课纲来的,每个环节都卡着教务计划。”
“你这项目一旦进校,占机占人,又不是教材里指定的训练内容。”
“人家不愿意把本来就不宽裕的车间资源让出去、推一推,也是常有的事。”
“我这封信只能算搭个桥,真要谈下来,还得看你怎么说、怎么打动他们。”
“我明白。”陈露阳点头。
虽然现在修理厂的项目获得了科研处的青年科技项目批准,又有三个院系的参与。
但在外人眼里,这东西终归不如一个有“局级红头”的文件来得硬气。
更何况,他代表的既不是哪个部委,也不是哪家正规科研所,
而是一个刚挂牌、没几间房的汽车修理厂。
底气实在太不足了!
不过陈露阳也不是那种容易泄气的人。
“老师,只要他们不把我撵出去,我就去真诚的打动他们!”
陈露阳一脸乐观。
“好,你有这心理准备就行。”张殿才笑了笑。
他把写好的两封介绍信迭好,
一封信封上写了“北郊机电技校赵志生老师亲启”,
另一封写了“丰南技校何正书老师亲启”,
下方还盖了力学系的公章。
“这两个老师我以前都接触过,人是实在的。”张殿才语气放缓。
“好好跟人家老师说说,”
“明白!”
陈露阳应得干脆,仔细将两封信放进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