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话到嘴边,却又觉得争不起来了。
陈露阳说得对。
厂里不是教室,各行有各行的规矩。
学校里有自己的运行秩序,工厂里也有自己一套“必须被看见”的工作秩序。
既然现在在这里工作,那就要遵守秩序才行。
“行,我们再收拾收拾!保证明天来人,这上面连根头发都看不见。”林启明开口道。
“辛苦师兄了。”陈露阳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不少。
虽然他刚刚说话不太好听,但全是肺腑之言!
当年他刚当上车间主任那会儿,也是被厂安检科的马善彪这么提点过来的。
平常关起门来自己干活,大家可以怎么方便怎么来。
但是一到了检查,别说“上纲上线”,就算是“吹毛求疵”都不为过!
因为这时候就不是讲理不讲理的事了,
而是“你有没有把调研和检查当回事儿”的事儿。
归根结底,是个态度问题。
再次仔仔细细在修理厂走了一圈,
陈露阳最后走到最角落的工具架边,把一瓶被塞在后头、标签都快掉了的润滑油提了出来,拧紧瓶盖,放回整齐的一排里。
“行,今天就到这儿吧。大家早点歇着,明儿有仗要打。”
“好嘞!”
第二天上午十点。
修理厂前门挂上了“暂停对外接车”的牌子,车间工位也全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整个修理厂从上到下,全都紧张的等待着市经委的调研组。
“以前在省城,隔三差五有检查就算了。怎么来了片儿城,还得迎接检查呢!”
左琢一边给师傅张国强扣扣子,一边小声嘟囔。
“瞎说!”张国强压低声音:“什么检查,这是调研!”
左琢小声嘟囔:“跟检查也差不多。”
张国强瞪了他一眼,没再吭声,可整个厂子从上到下,的确透着一股子‘临大考’的紧张气氛。
一楼的工作区
陆局、谭松仁和刘康文三个人正领着李河、焦龙和孙红军做最后的检查。
工具归位、地面扫净、线路捋顺,不放过一个死角。
而林启明、张楠等北大学生则规规矩矩的呆在一旁,一动不动。
他们也不是偷懒,而是陆局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