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我们修理厂除了图纸和材料,基本上是两手空空。”
“既没有合适的设备,也没有足够的人手。”
“几乎所有工艺环节都需要依靠外部力量协作。”
“我们希望能和在座的几家单位建立配合关系,探索一个可落地的试产协同流程。”
说完,陈露阳朝会议桌两侧轻轻鞠了一躬,落座。
介绍环节一结束,会场短暂安静了一瞬。
这画风打开的太突兀了。
别的工厂都是谈成绩,谈担当,谈奉献。
结果到了修理厂这,画风却突然拐了个弯。
变成了谈问题、谈困境、谈设备缺口、谈希望搭桥?!?!
这修理厂到底是来搞合作的,还是等着大家来“扶贫”的?
再加上“大学生”这三个字放在一名发言者头上,
几位技校校长的神色登时玩味复杂起来。
你一个学生项目,想让我们掏人、出设备、还帮你试产?
这哪是产教融合啊?
这不是“借鸡下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