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北大的前辈们走出了课堂,冲上了街头。为了民族生存与国家命运,冒着严寒、忍着镇压,喊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
那不仅是一次学生运动,
更是中国青年觉醒的起点!
是一代代北大人至今为傲的光荣传统!
正是他们的流血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校园安宁、学术自由。
我们不能忘!
青年不能只满足于读书、考试,
更要胸怀天下、肩负时代使命!
要讲求专业,更要讲理想;
要能翻书,更要敢翻山!
五十六年前,他们高呼‘救亡图存’;
五十六年后,我们高呼‘振兴中华’!!!”
当年他们是铁肩担道义,
今朝我们当敢于下车间、进厂矿,
去田野、下乡村,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做一个真正顶得住、冲得上、靠得住的青年!”
话音落地,掌声雷动!
广播站响起雄浑的我们走在大路上,高音喇叭里传来魏楚雄激动的声音:
“一二九的精神没有褪色,它正被新时代的青年用新的方式继续传承!
“青春不息,奋斗不止,振兴中华,吾辈当行!”
宣誓仪式结束那一刻,陈露阳的耳朵还有些嗡嗡作响。
掌声、口号声、广播里雄浑的我们走在大路上交织在一起,像一股热浪将他整个包了起来。
他站在李大钊像下,手心还残留着火炬传递时的那点余温,呼吸间都是冬天刺骨的冷和胸腔里翻滚未平的热血。
“露阳,走,集合了!”
沈飞在后头冲他招了招手,“咱们得赶紧去大礼堂了!”
陈露阳这才回过神。
这次“一二九”纪念运动,为了搞得既热烈又庄重,校团委可是下了大力气,不光有火炬传递和李大钊像前的宣誓仪式,还排了整整一天丰富而紧凑的活动:
有政法系与地质系联合出演的校园剧风起云涌;
有北大与多所高校联合举办的“青年在行动”交流座谈;
有中央乐团、北大舞团、留学生联队参与的“时代的回声”纪念晚会;
还有邀请1935年亲历“一二九”的老校友返校演讲的“火种计划”。
陈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