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巧妙地把自己隐藏起来,把最大的责任都推到了草包公子身上。
史书上,许多国家也是如此。当国君昏时,许多事都是被底下大臣们联手隔绝信息,蒙蔽王上,然后做出错误决定。最后利由文官吞了,骂名由昏君承担。
由商队到诸国,都有无数先例。卫渊也隐隐看到了青冥将来的结局。
好在卫渊现在修为顺利,未来还长,只要他不死,青冥就没人能翻起什么花样。但卫渊忽然想起,自己现在已经二百一十八岁,正经不年轻了。
这几天发生的几件小事,各自独立、彼此没什么关联,处理后也就解决了。
但却是未来的趋势征兆。可想而知,一旦青冥放开战时体制,会起什么样的惊涛骇浪,会有多少冲突风波。
带着重重心事,卫渊继续备战,这样过了几日,马上就快要斩到那位贵公子了。
此时李治和崔聿共同找到卫渊,居然都是来为那贵公子说情的。
卫渊细问之下,才知道李治和崔聿虽然是一起来的,但实际上是受不同人的请托,想要开价换那贵公子一命。价格分别是一万仙银或五十万斤粮食。
这两个价码都很有诚意,在太初宫勋功体系中,一个天基后期修士还卖不到这个价。
但卫渊一口回绝,都不听讨价还价,斩钉截铁地道:政无信不立!我就是要用这人人头,让所有人知道犯我青冥律法的后果!
李治无奈地道:你的律法在哪呢?
马上就-—”——-嗯,过段时间会颁布的。律法可不是小事,不是短期内能弄得完的,必须权衡方方面面的后果。所以卫渊才会改口,因为短期内根本推不出来,他又不想按大汤律、九国律走。
崔聿算是看明白了,道:你是想杀人立威啊,行吧,我去回绝了那家。
李治却不放弃,再道:你这样做只能起一时效果,却是恶了整个赵国权贵世家,得不偿失。再说,刑不上大夫,也不上大夫亲眷,这是惯例。你要是觉得不够,我可以再去多要点,而且正好拉拢几个权贵站到我们这边,对赵王多少是个制衡。
卫渊摇头:这不是钱的问题,是原则的问题。此刻卫渊心里已经在盘算着,斩首那贵公子能够带来多少气运了。
李治知道卫渊决心已定,只得和崔聿离开。
他们前脚刚走,卫渊耳边忽然响起一个柔和中又有威严的声音:卫界主,
可否出来一叙?